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美國與烏克蘭於4月30日簽署《經濟夥伴關係協議》(economic partnership deal),結束數周艱難談判,協議賦予美方取得烏克蘭關鍵礦產與自然資源的投資權。雙方簽署儀式在美國財政部舉行,協議同時設立一項「重建投資基金」,這是美國總統川普主張的條件之一,目的在於烏克蘭回報美方過去對烏的援助。
據《金融時報》報導,此協議是在4月26日川普與澤倫斯基於教宗方濟各喪禮期間在梵蒂岡會晤後敲定的。當時白宮內部對俄羅斯總統普京的不滿情緒日漸高漲。
美烏簽署重建投資協議,發生在川普努力推動俄烏和平協議之際。川普曾承諾,若連任成功後,將在任期初期促成俄烏停火談判。然而,雙方圍繞資源礦產協議的分歧,一直是美烏關係中的高度敏感議題。該協議一度接近完成,但因川普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於今年2月在白宮橢圓辦公室爆發激烈爭執而中斷,直到近期才恢復協商。
這項協議達成後,美烏雙方均表示肯定之意。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發出聲明表示,美方「致力於促成這場殘酷且毫無意義戰爭的終結」。他進一步說,這項協議「向俄羅斯清晰傳達訊息:川普政府堅持以自由、主權與繁榮的烏克蘭為核心的和平進程」。
美國財政部官網指出,美國和烏克蘭4月30日簽署協議,成立美烏重建投資基金。在川普總統的領導下,美國財政部和美國國際開發金融公司(DFC)將與烏克蘭政府合作,完成專案治理並推動這項重要夥伴關係。據彭博社報導,該協議將使美國享有獲得新投資專案的特權,以開發烏克蘭的自然資源,包括鋁、石墨、石油和天然氣。

烏克蘭第一副總理尤莉婭·斯維里登科(Yulia Svyrydenko)在社群平台X上發文稱:「我代表烏克蘭政府簽署與美國設立《重建投資基金》的協議。我們將與美國共同打造一個吸引全球投資的新平台。」
然而,這項協議一度差點流產。美方曾指控烏方在斯維里登科抵達華府前,對先前承諾做出退讓。知情人士透露,最後的爭議焦點在於治理架構、透明機制及資金可追蹤性。
斯維里登科強調,協議明確保障烏克蘭對其「領土與領海內所有資源」的完全主權與控制權。依協議內容,資源開採權由烏克蘭國家決定,基金以「對等夥伴」模式運作,投資結構採50/50比例。
On behalf of the Government of Ukraine, I signed the Agreement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United States–Ukraine Reconstruction Investment Fund.Together with the United States, we are creating the Fund that will attract global investment into our country. pic.twitter.com/8ryyAMqW83
— Yulia Svyrydenko (@Svyrydenko_Y) April 30, 2025
該基金將投資於關鍵礦產、石油天然氣開採,及相關基礎建設與加工設施。所有投資項目將由雙方共同選定。協議規定,基金前10年的全部利潤將再投資於烏克蘭。包括烏克蘭國有石油天然氣公司Ukrnafta與核能企業Energoatom等重要企業,將繼續維持烏國所有。
斯維里登科表示,除資金投入外,美方可能另提供支援,包括防空系統。基金將由雙方共同管理,無一方可單獨主導。此為基輔成功說服華府做出的讓步,美方原先曾要求掌握烏克蘭資源的全面控制權。
協議並未涉及烏克蘭對美債務,斯維里登科補充稱,該協議「可讓兩國透過平等合作與投資擴大經濟潛力」。 (相關報導: 車廠遊說有效果!川普下令調整汽車關稅政策,紐時:車價上漲壓力緩解,但麻煩還在 | 更多文章 )
對於外界質疑該協議是否損及烏克蘭主權、影響其邁向歐盟的進程,斯維里登科強調,談判團隊已確保協議文本符合烏克蘭憲法,並「維持烏克蘭與歐洲整合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