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聯邦大選28日登場,當地時間晚上10時許,包括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在內的主流媒體均宣稱卡尼(Mark Carney)領導的自由黨可望獲勝。英國《金融時報》說,卡尼利用國內的反川情緒打贏選戰,這位剛接任總理45天的加拿大前央行行長,也將繼續帶領加國對抗川普貿易戰。
加媒《環球郵報》稱,加拿大自由黨成功贏得連續第4屆執政,也是該黨的一次驚人復興,因為卡尼的前任杜魯道(Justin Trudeau)雖擔任總理將近十年,執政末期卻飽受內部分裂、權力鬥爭以及選民不滿所苦。去年年底黨內氣氛低迷,普遍認為這次政權必敗無疑。身為政壇新手的卡尼(Mark Carney)雖然坐穩總理大位,但接下來將虛面對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空前挑戰。
卡尼是哈佛和牛津大學畢業的經濟學家,2008全球金融危機期間曾擔任加拿大央行行長,英國脫歐期間則被延攬為英格蘭銀行(英國央行)行長,他也曾擔任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和布魯克菲爾德公司(Brookfield)的高階主管。《紐約時報》指出,卡尼的沉穩表現與對抗川普的強硬姿態,讓他贏得原本想投給保守黨的選民,務實派和中間派的卡尼似乎更符合加拿大民眾現在的需要。
隨著大西洋省份與魁北克和安大略地區的結果陸續揭曉,自由黨選舉之夜的支持者響起熱烈的歡呼聲。CBC指出,截至多倫多晚上11點,自由黨在擁有343個席位的下議院獲得151席,保守黨獲得142個席,自由黨的領先幅度足以確保其他政黨無法組成政府,《紐約時報》則說,加拿大選民送給卡尼一個完整的任期,並且選擇這位資深的經濟學家來帶領國家度過動盪時期。

不確定能否組成多數政府
目前尚不清楚自由黨的席次是否足以組成多數政府,確定結果預計最晚將在29日一早宣布。如果最後只能組成少數政府,卡尼仍需依賴其他政黨的支持來推動立法。上屆聯邦選舉自由黨僅以些微優勢勝出,只能依賴左翼的新民主黨(NDP)支持才能通過法案。鄰國的川普上台後,自由黨的民調便一路領先,因為保守黨領袖保守黨領袖博勵治(Pierre Poilievre)被認為太像川普,對川普擺出強硬態勢的卡尼則是重新聚集民意。
卡尼的經歷非常特別,因為他不但曾任加拿大央行行長,甚至也當過英國央行行長,但他是第一位從未擔任民選職位的加拿大總理。卡尼批評杜魯道 (Justin Trudeau)的經濟政策,將加拿大易受美國關稅影響歸咎於「揮霍性消費」,並宣稱自己最適合與川普對抗與談判的候選人,他的專業背景與鷹派主張引起許多加拿大選民的共鳴。 (相關報導: 川普政府「鬆綁管制」效果顯現 美法企業合作開發墨西哥灣深水油田正式產油 | 更多文章 )
英國《金融時報》說,自由黨利用愛國情緒高漲,卡尼也將「對抗川普」作爲競選主軸。卡尼在投票前對全國發表最後致辭,強調「這是加拿大—我們決定要在這裡做什麼」。卡尼告訴選民,加拿大與美國的舊關係已經「結束」,並誓言要對美加貿易協議進行「廣泛的重新談判」。隨著選民轉向兩個主要政黨,在議會中支持杜魯道少數政府的新民主黨則遭受重大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