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民進黨大膽養共諜,陸委會小心容不下一本書

北一女國文教師區桂芝因為轉傳兩岸徵文訊息,竟又被「檢舉」。(資料照,張鈞凱攝)

北一女教師區桂芝又被檢舉了!這一回,她沒駡人,沒說事,只不過在通訊軟體轉傳「第二屆『共讀一本好書』徵文大賽」的訊息,被檢舉後,陸委會直指主辦單位包括「中共黨政機關」,違反兩岸關係條例,已經移送教育部「查處」,陸委會動輒威脅人民交流活動「違法」,恍若未覺這是嚴重的政治指導並危及憲法保障的基本人權─言論、出版、結社自由。

蔡英文時代徵文沒事,賴清德就任不能共讀一本書

首先,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三十三條限制規範的是「政治性活動」、「影響國家安全」,試問,「共讀一本書」算什麼「政治活動」,就算讀完了一本書,寫完了一篇文章,甚至參加比賽而且文采絕倫得了獎,又危及哪門子國家安全?

其次,主辦單位是我方的中華民國章法學會,對岸的福建省教育、發行出版等集團皆具「官方」色彩,也就是陸委會口中的「黨政機關」,承辦單位同樣以福建相關單位為主,我方則為萬卷樓圖書公司;陸委會聲稱移送查處的不是針對區桂芝,而是查處「合辦單位」,意思是要查辦章法學會和萬卷樓嗎?

章法學會是由師大老教授陳滿銘創辦,成立四十年有餘,學會主旨在研究國(中)文的修辭章法,培養博碩士生;萬卷樓的前生是《國文天地》雜誌社,由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員林慶彰創辦,顧名思義,也是以中文研究為主的出版團體,兩岸開放後,基於學術交流,林慶彰帶隊從大陸購入十萬冊簡體書,從而成立萬卷樓圖畫書公司,迄今也近二十五年,兩岸交流於他們從來不是問題,包括扁、蔡兩次民進黨執政的十六年,偏偏賴清德總統就任不到一年,連「徵文比賽」都成了「危及國安的統戰」。

第三,徵文比賽到底是不是「統戰」呢?廣義而言,當然可以是,文化就是最有力的「統戰軟實力」,兩岸初交流之際,最讓對岸驚艷的就是台灣比中國大陸保留更多更完整的「中華文化元素」,從文本到人的素質,文革後開放的中國能從台灣「取經」,包括宗教亦然,台灣則是所謂「兩岸統戰」的主動引導者;陸委會此刻看到的徵文主辦方是福建省政府,殊不知過去三十多年中,陸委會、海會也曾經舉辦過徵文、新詩大賽,過去媒體如中時聯合老字號傳媒的文學徵獎,也從不排斥大陸文化創作者(獲獎者不少),台灣的文學創作者有得到對岸大獎者(如駱以軍得到紅樓夢大獎),成為對岸文學徵獎評審者更不知凡幾;此刻的陸委會不但徵文還徵影片,遺憾的是,其狹隘的心胸和視野,只容得下在台新住民,一邊拿棒子打陸配的戶籍抉擇,一邊用徵影片的小蘿蔔示惠於新住民,其器之小可見一斑。。 (相關報導: 風評:劉振亞、區桂芝、翁曉玲─走在民主的暴政邊緣 更多文章

朱熹是萬千學子的文昌神,紫陽夫子在台可紅了

單就「共讀一本好書」徵文而言,也不是第一次舉辦,去年舉辦還是前總統蔡英文在任,主題是「閱讀中華,築夢未來」,對比今年的「同享海洋,共話未來」,所謂的「統戰意味」只有更多(閱讀中華,中華二字是民進黨的禁忌詞),但蔡英文的網軍可以藉機生事,動輒「舉報」,而蔡英文的陸委會也未沒事找碴,移送調查。那麼賴清德總統是否能解釋一下,是賴清德的網軍比蔡英文的網軍更慣幹匿名舉報異議者的惡事?還是賴清德的陸委會真的比蔡英文時代更限縮兩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