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第10屆第4會期施政總質詢,於前(11/16)日傍晚結束。行政院長蘇貞昌應院會主席之邀,循例上台發表完結感言。過程中,蘇貞昌先後引用了《論語》的「吾日三省吾身」、「一言喪邦」、「鄉人皆好之,何如?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蘇軾《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之「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以及文天祥《正氣歌》裡的「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等古文詞句。其實,蘇院長的引用中國古典文學並不是第一回。他先前也曾引用朱熹所著的「活水亭觀書有感二首・其二」之「艨艟巨艦一毛輕」,來比喻修憲的時機,就如同春雨(民意)的到來。當「民意的水到渠成,艨艟巨艦也就可以輕如鵝毛般地飄浮起來」。然乖謬的是,回顧「十二年國教108課綱」係於2019年8月,在蘇院長與教育部長潘文忠的任內上路。這個被視為「去中國化、蛻除中華文化」義勇急先鋒的108課綱,不單調整了文言文、白話文的分配比例,甚且把韻文和章回小說,也都計入了文言文的佔比,因此大幅縮減了文言文的篇數。此亦連帶導致了部分教科書出版社,得忍痛割捨包括:蘇東坡「記承天夜遊」在內的經典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