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近日向媒體證實,美國能源巨擘雪佛龍(Chevron)與法國道達爾能源(TotalEnergies)在美國墨西哥灣合作開發的深水油田「巴利摩油田」(Ballymore)已正式投產。白宮方面將此舉視為美國總統川普推動「重振美國能源主導地位」政策的重要成果展現,並強調這符合其「開採、開採、再開採」(Drill, Baby, Drill)的能源發展理念。
據了解,巴利摩油田位於路易斯安那州及密西西比州外海,由總部位於德州的雪佛龍主導營運,雙方持股比例為雪佛龍60%,道達爾能源40%。白宮發言人泰勒.羅傑斯(Taylor Rogers)公開表示,此項新的石油開採計畫是實踐川普能源政策的重要里程碑,並強調能源企業對川普政府致力於釋放美國能源潛力、鬆綁管制以及降低對外國石油依賴的決心充滿信心,預期新油田的產量將持續增長,進而為美國民眾帶來經濟上的助益。
估計可開採的可回收石油儲量約為1.5億桶
雪佛龍發布的聲明指出,作為巴利摩油田租約的官方作業單位,此次啟動生產是該公司在2026年前於墨西哥灣地區實現每日30萬桶淨石油產量目標的一部分。巴利摩油田預計每日最高可生產7.5萬桶原油,並透過三口油井以「回接開採」(tieback)的方式,連接至5公里外由雪佛龍營運的「盲信平台」(Blind Faith facility)。雪佛龍解釋,「回接開採」能將新油田設施連接至既有的生產平台,無需新建平台,有助於降低開發成本並提升股東回報。
雪佛龍墨西哥灣副總裁布倫特.格羅斯(Brent Gros)強調,巴利摩油田的開發是雪佛龍在全球碳排放量相對較低的深水油氣生產區──墨西哥灣,運用技術與提升效率,開採價格合理且可靠能源的成功案例。他進一步指出,巴利摩油田的開發按時且按預算完成,且無需新建海上平台,有效控制了成本並增加了獲利能力。
巴利摩油田坐落於「密西西比峽谷」地區,水深約2012公尺,估計可開採的可回收石油儲量約為1.5億桶。
美能源部長:美國不希望能源供應受到政治因素限制
法國道達爾能源勘探與生產部門總裁尼可拉.特拉茲(Nicolas Terraz)也發表聲明表示,美國是該公司推動低碳排放石油與液化天然氣(LNG)一體化能源模式的「重要市場」。儘管道達爾能源總部設於巴黎,但該公司表示自1957年起便已在美國展開業務,並自2022年至今在美國能源開發領域投入近110億美元的資金,目前也是美國液化天然氣的主要出口商之一。
美國能源部長克里斯.萊特(Chris Wright)則強調,美國需要更多、大量的能源,而非供應受到政治因素限制。他認為巴利摩油田的投產是一個符合常識的能源開發案例,不僅有助於強化美國的能源未來,也為美國人民創造了優質的就業機會。萊特總結指出,川普政府正積極擴大美國經濟實惠、可靠且豐富的能源生產。
責任編輯:許詠翔
更多風傳媒獨家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