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4月29日就職滿百日,回頭看其4月2日對全球各國祭出「對等關稅」,使國際經貿秩序大亂。前立委雷倩接受《風傳媒》訪問時表示,川普大打關稅戰是戰略佈局上的「重大錯誤」,使得各國對美國信心降低,走壞了「海湖莊園協議」設定的一盤棋。
雷倩指出,美國不惜脫鉤斷鏈,全球經濟版圖面臨重組,可能會在亞洲見到以中國、印度市場為主體的「非美經濟圈」。
雷倩曾任國民黨籍立委、美國廣播公司(ABC)副總裁、美東華人學術聯誼會會長、紐約美華協會副會長、紐約州州長諮詢委員會委員。現為中華民國婦聯會主委。
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米蘭(Stephen Miran)去年11月曾在一份報告中提及「海湖莊園協議」(Mar-a-Lago Accord),內容提出要美國以關稅施壓貿易夥伴,好促成美元貶值,並要求對美貿易順差國購買無息百年期美債,以因應美國債務危機。「海湖莊園協議」這個名稱,取自川普在佛州的私人度假勝地海湖莊園(Mar-a-Lago)。

「海湖莊園協議」揭示川普關稅戰終極目標?
雷倩表示,「海湖莊園協議」的政策方向是具體存在的,如果要討論川普對全世界發動的貿易戰,這麼大的一個動作,我們一定要找到他們最終目的是什麼。去年11月米蘭提出報告的時候他還是民間人士,可是3月12日米蘭成為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當他坐上這個位置後,我們就能明白米蘭報告與川普發動貿易戰的直接關聯。
雷倩指出,米蘭報告最重要的概念是,美元該如何去解決當前最棘手的「特里芬難題」(Triffin dilemma,當一個國家的貨幣是國際儲備貨幣時,因必須滿足全球對此一貨幣的需求,更容易導致該國出現貿易赤字),米蘭分成兩個概念來處理這個問題。第一階段是重組世界貿易秩序,透過關稅戰改變貿易關係,尋求美國的盟友把外匯存底改成年限更長的美債,長期與美元捆綁,而美國則提供安全保障作為交換,建立一套強固的陣營。另外也包括供應鏈重組、增加對美投資,將部分產業移回美國,只要滿足美國的要求,就能調降關稅。
雷倩指出,第二階段是建立多貨幣儲備體系,其中包括黃金與虛擬貨幣,避免美國作為全球單一準備貨幣不斷出現特里芬難題。4月29日就是川普就職滿100天,在這100天他希望全盤改組世界貿易格局,同時在這個貿易格局中調整美元的單一國際儲備貨幣角色。
雷倩表示,原本《海湖莊園協議》的政策方向原本應該是漸進式的發展,但是沒想到,川普在4月2日當天,一下子對中國、歐盟、日本等多個國家加徵關稅,歐盟20%,日本24%,中國34%(後來一路上升至245%),導致局勢走向一個亂局。

雷倩說,本來美國的想法是鞏固核心的夥伴關係,在漸漸對外拓展,可是4月2日拿出來的結果,竟然是對全球其他經濟體採取極限施壓手段,「一下子就下了重手,美國自己打亂了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主導的世界經貿秩序」。 (相關報導: 「疑美論」在台激增?學者:美國最看不起「這種台灣人」 | 更多文章 )
雷倩指出,而且美國打亂的不只是貿易秩序或關稅秩序,更破壞了美國過去作為「友善的超級強權」的「信任」基礎,「各國對美國的不信任感已經產生了」。這個信任基礎打亂後,有些人是直接磕頭,但有些人則是要自己另尋出路,原本跟著美國走的人,會重新思考對美的信任關係,4月2日這一個對等關稅打下去是川普一大戰略敗筆,弱化了美國自己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