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嚴厲的新關稅威脅引發了與全球貿易夥伴的爭端。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則試圖利用這些爭端將一些國家從美國身邊拉攏過來。但首先,他必須解決其他國家對中國咄咄逼人的貿易行為日益加深的擔憂。
面對最嚴厲的美國對華關稅,習近平正在領導一場與歐洲、拉美和其他亞洲國家強化合作的行動。他在川普上任後的首次出訪就選在中國的亞洲後院。
習近平和中國政府傳達的信號是,中國是穩定貿易的力量,是應對川普的一劑藥方。
為宣傳這種主張,習近平必須克服與一些國家之間長期存在的貿易和安全衝突,這些國家在對美關係中投入巨大,許多領導人小心翼翼,不想看起來同任何一方走得太近,擔心被兩面夾擊。
上海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趙明昊表示,中國正在加強與那些艱難應對美中權力博弈的第三方的關係,特別是東南亞國家。他說,中國政府認為自己在周邊地區擁有優勢,而川普多變的政策正在損害美國在亞洲的信譽和軟實力。
習近平的行動正值中國與世界許多地區關係緊張之際。中國的廉價商品湧入很多國家的市場,其中一些已採取加徵關稅和反傾銷措施予以應對。
在歐洲,官員們表示中國尚未兌現解決貿易摩擦的承諾,這讓他們對任何旨在大幅改善商業關係的措施都持謹慎態度。歐盟正推動供應鏈多元化,減少對中國出口的依賴。去年歐洲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關稅,擔心中國汽車可能衝擊對歐洲至關重要的汽車行業。
中國為企業提供補貼以生產廉價出口產品的策略,對知識產權保護的薄弱,以及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支持,都加劇了歐洲對進一步加強中歐關係的抗拒。
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 (Ursula von der Leyen)表示,她在最近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的一次通話中,對美國關稅可能導致更多廉價產品湧入歐洲市場表示擔憂,並討論了與北京方面就此問題展開合作。
已有跡象表明,美國貿易的劇變可能有助於習近平緩和一些摩擦。習近平上周在北京接待了西班牙首相佩德羅・桑傑士(Pedro Sánchez),主持達成了包括櫻桃和豬肉在內的產品貿易協議,而先前中國曾對歐盟輸華豬肉發起反傾銷調查。
桑傑士敦促歐盟進一步向中國靠攏,儘管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指責這種做法「無異於自割咽喉」。
波蘭副經濟部長米哈爾・ 巴拉諾斯基(Michal Baranowski)在桑傑士訪華前表示,美國與歐盟之間的緊張關係「並不意味著歐洲與中國的經濟關係中存在的挑戰和問題就會消失」。他說,中國為歐洲提供了機遇,但雙方關係也存在不平衡,並提到了中國的不公平做法。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美元走軟對全球經濟意味著什麼?
|
更多文章
)
中國還將自己塑造成拉美最可靠的盟友,美國是拉美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位居第二。與世界許多地方一樣,拉美也常常被夾在兩個超級大國之間。拉美是大豆等大宗商品的重要供應地。
拉美一些領導人希望表明自己的偏好。預計巴西總統魯拉・達席爾瓦(Lula da Silva)將於下月訪問北京。去年秋天,他和習近平在巴西達成了一系列協議。與魯拉不同的是,阿根廷的哈維爾・ 米雷伊(Javier Milei)和最近再次當選的厄瓜多總統丹尼爾・ 諾波亞(Daniel Noboa)等人是川普堅定的支持者。
即便在川普重返白宮以前,美國就已無力阻止許多拉美國家向中國靠攏。中國與幾個拉美國家簽署了貿易協議,並說服了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的20多個國家加入其龐大的基礎設施項目——「一帶一路」倡議。中國現在是南美洲的第一大貿易夥伴。
在中國發起全球魅力攻勢之際,東南亞仍是一個關鍵舞臺。中國官方數據顯示,去年中國與東南亞10個鄰國的貿易額達到9820億美元,超過了與歐盟的7860億美元和與美國的6880億美元。
作為中國在東南亞最大的貿易夥伴,越南要保持平衡局面尤為艱難。在廉價勞動力和來自中國的投資和零組件的支持下,越南已發展為對美主要出口國。
為了規避川普早些時候對中國加徵的關稅,許多公司擴大了在越南的生產。當川普本月初宣布對等關稅政策時,越南最初被徵收46%的關稅,引發了外界對其出口導向型經濟將遭到扼殺的擔憂。但之後川普宣布,針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將提高到145%,而針對許多國家的對等關稅將暫緩實施90天,對越南徵收的關稅也被暫時下調至10%。
本周,習近平在河內會見了越南領導人越共中央總書記蘇林(To Lam),雙方簽署了45份雙邊合作文件,其中包括促進公路和鐵路基礎設施建設的協議,這將有助於加強兩國之間的聯繫。
中國-全球南方項目(China-Global South Project)主編埃里克・奧蘭德(Eric Olander)表示,習近平「已明確表示希望擴大貿易關係,與此同時,我認為習近平也清楚,中國沒有足夠的國內需求來彌補損失的美國市場缺口」。他說:「習近平出訪東南亞的目標是將這些國家更緊密地納入中國的經濟體系。」
另一方面,川普政府也在採取行動。據《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先前報導,川普政府希望利用關稅談判向各國施壓,達到孤立中國的目的。
各國在平衡這兩方面關係時也面臨困難,這種情況在習近平訪問越南期間就體現出來。本月初,在美國宣布所謂的對等關稅後,川普表示他與越南領導人蘇林進行了「非常有成效」的通話,蘇林告訴他,希望進行談判。
而在習近平與蘇林周一會晤後,川普指責兩國試圖聯合起來對付美國。「那真是一次可愛的會晤,」川普在白宮對記者表示。「他們的會面就像是在商量,我們怎麼做才能把美國給坑了?」
習近平周二又出訪了馬來西亞,後者是中國在東南亞的第二大貿易夥伴,也是中國在數據中心領域投資的一個重要目的地。隨後他將在柬埔寨結束此次出訪行程。本月,由中國承建的一個柬埔寨海軍基地的全面翻新工程剛剛竣工。
此外,中國也試圖緩和與亞洲一些國家較為棘手的關係,但成效不一。
北京方面上月底表示,正尋求與日本和韓國協調應對美國最新的關稅措施。這兩個鄰國與中國的關係一直比較緊張。日本和韓國官員對他們五年來首次與中國舉行的三方貿易會談給出了較為謹慎的評估,稱尚未就聯合關稅應對措施做出任何決定。
中國還改善了與印度的關係,雙方去年秋天就共同邊界沿線的巡邏安排達成協議。2020年,兩國曾在該地區發生致命衝突。
不過,中國與一些鄰國的關係仍頗為緊張,特別是與菲律賓的關係。雙方在南海爭議問題上的對抗日趨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