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銷售汽車、干邑白蘭地和蘇格蘭花呢等各種商品的外國經銷商來說,美元大幅下跌帶來了雙重打擊,加劇了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進口關稅造成的損失。對於全球各地的央行來說,本幣的快速升值加大了要求它們以更大步伐降息的壓力。
美元在周三重拾快速走軟的趨勢,兌歐元、英鎊、日圓和瑞士法郎均觸及新低。美元的跌勢非常嚴重,衡量美元兌一籃子貨幣匯率的洲際交易所(ICE)美元指數今年已下跌8%,是1995年以來的最差開年表現。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由於美元是全球貿易和金融使用的主要貨幣,美元匯率波動會產生重大的全球性後果。
日本三菱日聯銀行(MUFG)駐倫敦的全球市場研究主管德里克·哈爾彭尼(Derek Halpenny)表示:「對於出口商來說,美元匯率不能為美國終端消費者消化掉部分關稅影響。」他說,「這肯定會帶來更大的負面影響。」
疲軟的美元使得外國公司從美國業務賺取的利潤在換算回歐元或日圓時價值縮水。這也使得外國公司生產的商品對美國消費者變得更加昂貴。
隨著日圓兌美元匯率從年初的157日圓升至143日圓,日本豐田汽車(Toyota)預計將面臨利潤衝擊。多年來,日圓疲軟一直幫助增強了豐田和其他日本大型出口商的盈利能力。
瑞銀(UBS)表示,在歐洲,美元匯率波動可能會削弱普拉達(Prada)和LVMH等奢侈品公司以及金巴利(Campari)和保樂力加(Pernod Ricard)等飲料銷售商的業績。
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將歐洲斯托克600指數成分股公司的利潤成長預期從6%下調至4%,理由是需求減弱和歐元走強。德銀警告稱,如果歐元兌美元維持在當前水準,該行的成長預測可能會再下調一個百分點。
美元的下跌令許多人感到意外。經濟學教科書上教導說,當經濟體受到關稅衝擊時,外國貨幣往往傾向於走軟,從而有助於降低商品出口價格,以抵消關稅成本。
但實際情況是,面對川普反覆無常的貿易政策,投資者的反應是拋售美國資產,解除他們近年來基於美國經濟將超越全球其他地區的預期而建立的大量押注。隨著投資者出售美元資產,他們將資金換回本國貨幣,從而推高了本幣的價值。
美元匯率下滑引發了人們的疑問:川普貿易政策的轉變對美國經濟造成了多大的損害?美元是否仍將是市場承壓時期投資者的避風港?
一直以來,白宮對美元的偏好發出的信號指向不一,但川普的一些經濟顧問已暗示,他們希望美元走軟。川普過去曾辯稱,美元走強削弱了美國製造商的競爭力,並加劇了貿易逆差,而貿易逆差正是他希望通過關稅來消除的。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從義烏看美國關稅影響:小商販們如何看待美國訂單消失? | 更多文章 )
外幣走強可能會進一步削弱歐洲、英國和日本本已疲弱的增長。匯率逆轉可能意味著美國遊客將減少,消費也會降低。近年來,他們一直利用美元走強的優勢前往西班牙和日本等地旅遊,而這又對整體經濟活動構成了提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