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載美國總統川普日前擬簽署並重組國務院的行政命令,核心內容竟是將非洲從美國主要外交區域中一刀切除,原本負責非洲事務的整套外交架構將遭到清除,只留下由白宮國安會主導的一個虛設辦公室。這種「冷處理」不僅是對非洲的外交矮化,更是對美國自身國際地位的戰略自殘。在大陸已經深耕非洲數十年,將昔日西方口中的「黑暗大陸」打造成新興經濟與政治夥伴的此刻,川普卻選擇後退一步,簡直是將整塊未來全球發展最關鍵的戰略高地,親手獻給北京!
非洲已非昨日之非洲。早在1990年代初,大陸就開始全面鋪排對非戰略,從基礎建設、能源開採到教育醫療合作,全方位滲透。大陸建設的不只是港口與鐵路,而是一整套將非洲納入大陸主導秩序的藍圖。從埃及的新行政首都、衣索比亞的輕軌,到尼日利亞港口的現代化改造,這些大型基建不是象徵,而是實力的鐵證,是北京在非洲打下江山的旗幟。
這並非短期操作,而是累積數十年的戰略部署。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統計,中國現已是非洲最大貿易夥伴、最大進口來源國與最大債權人。僅2023年,中非貿易額即高達2,817億美元,這不是普通的商業往來,而是赤裸裸的經濟支配。更關鍵的是,這樣的投資模式早已遠超傳統殖民式的資源榨取,而是「建設式控制」:透過基礎建設綁定非洲經濟命脈,打造依賴性與政治忠誠。
而這些成果並非只是「工程外交」,更是制度輸出的延伸。當「一帶一路」鋪上非洲每一寸關鍵交通動脈時,北京也正輸出其治理模式、經濟架構與價值觀。大陸不僅佔據非洲的市場,還在塑造其政治判準,當南非總統公開支持「一個中國」,背後站的是幾十年的深耕與交情,而非簡單的政治口號。
更別忽視非洲未來的潛力。聯合國預測非洲將在2050年前人口翻倍,屆時不僅將成為全球最大勞動力來源,也是消費市場的未來金礦。大陸早已做好布局,將非洲定位為「中國製造2025」外銷升級的前線,以及「中國企業全球化」的實驗場。而川普呢?他的選擇竟是直接退場,仿佛完全看不見全球經濟重心正逐步向南移轉的歷史趨勢。
川普的外交邏輯依舊停留在冷戰舊思維與財政平衡表的死胡同。他看不到非洲的崛起,也不理解外交不是僅用「值不值得」來算帳。當北京用鐵道串聯一整個大陸,美國卻選擇拆除自己過去努力建立的橋梁,這不是節省,而是毀滅性的退讓。事實上,這種做法不只讓美國失去非洲,更讓中國輕鬆取得地緣政治紅利。
美國的軟實力長年仰賴價值輸出與多邊參與,然而川普的「孤立主義」卻一次次削弱這些資本。如今不僅非洲各國領袖紛紛轉向北京,連整個國際話語權也正迅速從華府流向中南海。川普聲稱「美國優先」,但實際上,他的每一個決策卻都是在幫中國鋪路,讓北京在全球更快「後發先至」。
我們不妨直言:若這項行政命令最終成真,未來歷史教科書上將會寫下這麼一筆—在大陸埋頭苦幹經營非洲、爭奪國際秩序話語權的關鍵時刻,美國選擇自廢武功,川普親手把世界下一階段的經濟與外交主場,雙手奉送給了對手。
這不是戰略,是愚行;不是外交調整,而是自斷臂膀。在這場影響全球百年的權力轉移中,川普的非洲政策將被視為美國外交的災難性錯誤,而北京,正是最大贏家!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剛果民主共和國總統秘密致函川普:幫助擊退叛軍,換關鍵礦產 | 更多文章 )
*作者為管理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