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在重返白宮數月後,開始著手重塑美國高等教育,針對精英大學大幅削減經費,全面行使聯邦權力。上周,白宮宣布撤銷對哈佛大學總額達22億美元的多年期科研資助,成為迄今為止最為激烈的一步。4月稍早前,康乃爾大學近10億美元的經費和西北大學7.9億美元的資金也被凍結,顯示出沒有任何機構能倖免。
凍結資金是一場美國政府更廣泛行動的一部分,目標是縮減公共科研資金,並懲罰那些被政府指控存在意識形態偏見、未妥善應對校園內支持巴勒斯坦抗議活動的大學。這輪削減不僅限於高等教育,還波及氣候科學、疫苗研發和性別不平等等多個研究領域。
對此,逾百所大學於4月22日發表聯合聲明,譴責這場「前所未有的政府干預」。聲明指出:「 我們對建設性改革持開放態度,也不反對政府的合法監督。然而,我們必須反對政府的不當干預,必須拒絕以公共科研經費作為脅迫手段。」
美國對精英大學的聯邦資助可追溯至大蕭條時期,並在冷戰期間得到鞏固。1958年,為回應蘇聯發射人造衛星,美國國會通過《國防教育法》,大舉投資科學和技術教育。這些投入奠定了聯邦政府與大學之間的長期合作基礎,也使美國大學成為全球科研、創新和人才培養的重鎮。
根據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數據,2023年,美國大學在科研與開發(R&D)上的支出達1088億美元,其中約600億美元、即55%左右來自聯邦政府。
美國精英大學擁有獨特的財政結構
與許多國家不同,美國並沒有國立大學,教育主要由各州負責。精英大學依靠複雜的收入體系運作,聯邦資金只是其中一環。
美國頂尖大學的財政實力源於高度多元化的運營模式,尤其是捐贈基金——它們是通過數十年的慈善捐助和資本增值積累而成的。
以哈佛大學為例,其捐贈基金在2024年將達到532億美元,為全球大學之最,甚至超過約旦、喬治亞或冰島的國內生產總值(GDP)。
德州大學、耶魯大學、史丹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緊隨其後。根據全美大學經營管理者協會(NACUBO)數據,捐贈基金在235億到400億美元之間不等。
然而,這些基金並非無限可用。大多數資金都受到捐贈人設定用途的限制,法律上只能用於獎學金、教職、或特定研究計劃。哈佛大學披露,其捐贈基金由超過14600個獨立基金組成,幾乎全部設有限制條件。
慈善捐贈、籌款活動與學費收入
慈善捐贈依然是大學財務結構中的關鍵組成部分,常用於推動資本擴張並提升學校聲譽。但多數捐贈往往附帶指定用途。根據NACUBO數據,約90%的大學捐贈基金為限定資金,僅可用於獎學金、科研或基礎設施等特定項目。
雖然大型籌款活動可能帶來數十億美元的捐贈,但大多數都指定用於長期建設項目,如新樓、教職設立或學術項目開發,不適用於緊急狀況或突發的預算短缺。真正可以靈活支配、用於彌補運營赤字或應對突發預算削減的捐款則相對罕見。 (相關報導: 美國經濟太差,還是性別角色使然?越來越多年輕男性嫌「唸大學太貴」,乾脆直接進入職場 | 更多文章 )
例如在新冠疫情期間,許多大學盡管擁有巨額基金但仍面臨財務壓力,因為大量資金被鎖定在長期項目中,無法靈活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