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海國際車展:比亞迪「上帝之眼」系統引發轟動,智能遊戲座艙成新寵

2025年4月24日,廣汽的複合翼飛行汽車GOVY AirJet在上海車展亮相。(美聯社)

今年「2025上海國際車展」上的一切都圍繞著智能汽車展開。但就在車展開幕前幾周的一起致命事故將人們的關注引向了安全問題:3月底,小米SU7在高速上發生事故後起火,車上三人不幸身亡——當時車輛啟用了智能駕駛輔助系統。

中國當局迅速作出反應,禁止使用「自動駕駛」「智能駕駛」或「自駕」等廣告用語。隨後,許多參展企業也紛紛淡化了其原本有關自動駕駛出行的宣傳。展館現場,相關主題明顯被置於幕後。

2025年4月24日,上海車展,中國豪華汽車品牌紅旗的最新車款。(美聯社)
2025年4月24日,上海車展,中國豪華汽車品牌紅旗的最新車款。(美聯社)

德國車商迎來機會?

有觀察人士認為,在當前市場情緒下,德國車企可能獲得意外優勢:盡管近年來德國車的形象有所受損,在與亞洲競爭對手相比時,常顯得有些老派、不夠「性感」,但它們仍以可靠性著稱。而且最重要的德國人被認為是安全的。

不過,德國廠商自己在宣傳時很少直接打出這一賣點。他們希望憑借整體實力在競爭激烈的亞洲市場站穩腳跟,尤其面對大型科技企業不斷加劇的競爭壓力。

2025年4月24日,上海車展,小米SU7 Ultra的攤位。(美聯社)
2025年4月24日,上海車展,小米SU7 Ultra的攤位。(美聯社)
2025年4月22日,福斯在上海車展前的媒體之夜展示的概念車。(美聯社)
2025年4月22日,福斯在上海車展前的媒體之夜展示的概念車。(美聯社)

福斯(中國稱大眾)汽車中國區負責人拉爾夫·布蘭德施塔特(Ralf Brandstätter)在上海表示:「這並沒有讓我們的工作變得更輕鬆。」不過他也強調,福斯憑借現有技術水準,有信心在中國市場佔據一席之地。

對德國車商梅賽德斯-賓士而言,競爭壓力在東亞地區也尤為明顯。梅賽德斯-賓士執行長康林松(Ola Källenius)表示,中國是該品牌最重要的市場,也是技術創新的關鍵動力。

2025年4月24日,廣汽的複合翼飛行氣車GOVY AirJet在上海車展亮相。(美聯社)
2025年4月24日,廣汽的複合翼飛行汽車GOVY AirJet在上海車展亮相。(美聯社)

「學習能力的盛會」

康林松在上海承諾:「我們將推出有史以來最高效、最智能的汽車。」他還描繪了未來願景——將打造「車輪上的超級計算機」,並與中國科技公司合作實現這一目標。

比如賓士就在與字節跳動(TikTok母公司)合作,計劃將其人工智慧模型整合進賓士在中國的車輛中。

2025年4月24日,一名打扮成人型機器人的影片博主出席上海車展。(美聯社)
2025年4月24日,一名打扮成人型機器人的影片博主出席上海車展。(美聯社)

德國車企在此次車展上大力推行「在中國,為中國」戰略,甚至因此獲得贊譽。汽車專家彼得·芬特爾(Peter Fintl)稱,這場展會就像是「德國工業學習能力的盛會」。長期以來,德國車企在中國電動化浪潮中處於落後狀態,但如今他們顯然已在迎頭趕上。來自汽車研究中心(CAR)的專家比阿特麗克斯·凱姆(Beatrix Keim)也指出:「他們接受了挑戰,正在全力以赴。」

中國車企向西方挺進

對於德國企業來說,在遠東市場立足至關重要,而與此同時,中國車企也沒有放棄歐洲市場。 (相關報導: 封殺華為大失敗!耶魯學者警告:貿易禁令根本無效,政策反噬傷害國安與競爭力 更多文章

中國汽車製造商蔚來(Nio)計劃繼續留在德國和歐洲,盡管目前銷量不高。蔚來創始人兼CEO李斌(William Li)在上海表示:公司在進入歐洲市場是需要保持耐心,當前的重點是提升客戶滿意度。而非單獨追求銷量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