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雄市一處建案因地下工程失誤,導致鄰近7戶透天厝出現傾斜,最終全數判定為危樓並拆除,儘管災損戶在災後同意拆除與原地重建,至今3年過去,舊址僅搭起圍籬、掛出建照,卻毫無動工跡象,對此,受災戶哀訴:「很怕到死都回不了家。」
高雄自強路工地釀禍「7戶透天傾斜拆除」
高雄自強一路83巷釀災工地,2022年因鋼板樁擋土壁密合度不足,導致滲水滲砂、路面塌陷,旁邊7棟透天厝傾斜並被判定為危樓,經取得災損戶同意後已全數拆除。
而負責的建商育瑪建設則已將基地脫手,目前該案持續興建中,當時7戶受災戶中,有6戶選擇以原地重建方式和解,約定由建商負擔租金至新屋完工(原訂2025年完工),另1戶則採取提存方式。
不過,高雄市工務局透露,「育瑪建設從未提存現金作擔保等事宜」,原先承諾提存的5000萬元專戶也未曾真正到位,目前,雙方已因履約爭議對簿公堂,針對合約履行內容有不同看法,已進入司法訴訟,後續屬於私權爭議,公部門將不予介入。
「怕到死都回不了家」!受災戶悲痛控訴重建無期
據了解,原施工建商育瑪建設已於2023年6月將該基地出售給立有建築開發,然而,實價登錄系統卻無法查得該筆交易紀錄,主要是因為這屬於內政部實價登錄作業手冊中規範的「特殊交易情況」,因此交易金額依法不予揭露。
根據《ETtoday》報導,和解戶指出,育瑪建設董事長郭炳峰當初承諾每月支付租金補償,卻在短短6個月後就跳票,「和解書約定的房損賠償金只付了3期,正好躲過詐欺取財罪的構成要件,然後就不付了」。
至今,租金補償已經積欠2年,重建進度詢問郭炳峰,也僅得到「沒錢」2字回應,和解戶質疑,育瑪早已將基地賣出,現在圍籬掛建照卻未動工,懷疑建商「分明是想趁機脫產」。
其中,一名80歲的受災戶淚訴,原本住了數十年的透天厝被迫拆除,現在每個月必須自掏腰包租屋度日,生活壓力沉重,「很怕到死都回不了家,我已經快要發瘋了」。
另一位受災戶則說,當初危樓鑑定只針對68號,但因透天連棟設計,自己住的房子也受連帶影響,後牆、樓梯、化糞池全數損毀無法使用,卻在法院審理時被要求舉證「房損是育瑪造成」,感到相當荒謬。 (相關報導: 被建商賣逾700次!基隆知名爛尾樓淪法拍…第4拍「21戶2.8億成交」剩餘戶數去向曝 | 更多文章 )
「鄰損制度形同虛設,建商可隨意轉賣基地,無辜受災戶卻只能自行承擔租金、搬遷與精神損失,這不公平也不合法。」高雄市議員湯詠瑜強調,依規定,若建築案件涉及鄰損問題未獲妥善處理,即使建物完工也不得核發使用執照,且若居民的賠償與權益未獲保障,該建築仍無法合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