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Apple)正設法從2026年底開始,將大部分要在美國市場銷售的iPhone手機,從目前中國生產線轉往印度製造,此舉一直是蘋果的想法,意圖擺脫過度倚賴中國生產能量的策略,藉此因應未來潛在的關稅與地緣政治風險。但類似說法早已流傳多年,可脫中入印的方針,至今依然沒有完全落實,也讓外界好奇,正逢川普(Donald Trump)此波關稅攪局,蘋果是否會真的將產能轉入印度。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表示,為了達成此目標,蘋果每年在印度的iPhone產量將翻倍,達到超過8000萬支量能。在截至2025年3月,蘋果在印度組裝4000多萬支iPhone,而每年在美國本土的銷售量,至少有6000萬支手機,目前產能完全不足以支持美國市場需求。但對於外媒的傳聞,蘋果印度分公司並未給出任何回應。
Apple aims to import most of the iPhones it sells in the US from India by the end of next year https://t.co/QjZyUALLws
— Bloomberg (@business) April 25, 2025
不只《彭博》掌握內部消息,《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也在報導中提到,蘋果的目標、是希望在2026年底之前,讓所有銷往美國的iPhone系列手機,都從印度出廠供應,這也被視為蘋果與其供應商加速「去中國化」的布局,特別如今又面對美中貿易戰硝煙再起,外加川普那誇張的對等關稅政策,迫使蘋果積極進行改變轉型。
總部位於加州庫比提諾(Cupertino)的蘋果,其實扎根印度很多年,截至2025年3月、過去12個月以來,他們在印度組裝總價值高達220億美元(約新台幣7153億元)的iPhone手機,目前蘋果大約有20%的iPhone產量,來自這個南亞國家,平均每5支就有一支在印度製造,但目前中國還是iPhone最主要的生產基地。

大部分在印度生產的iPhone,是由鴻海集團(Foxconn Technology Group)在印度南部的工廠負責組裝,當地知名大企業塔塔集團(Tata Group)旗下的電子製造部門,也是他們主要供應商之一,塔塔不久前收購緯創(Wistron)在當地的廠房,同時接手和碩(Pegatron)在印度的業務。接下來,這兩家企業還準備聯手合作,繼續在印度南部興建新廠擴充產能。
打從川普在今年2月宣布,所謂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政策以來,來自印度出口至美國的iPhone出貨量便加速成長。主要原因是,川普政府稍早將包含智慧型手機與電腦的電子產品,從「對等關稅」清單中排除,但是假如你的產品是來自中國製造或從中國出口、進口美國,該企業依然需要負擔20%高昂關稅,這一點就讓蘋果只能選擇從印度進口iPhone。 (相關報導: 美國設計、中國製造的iPhone,如何成為美中科技大戰的祭品 | 更多文章 )

根據印度科技部長4月初的說法,截至2025年3月,蘋果一共從印度出口、價值1.5兆盧比(約新台幣5710億元)的iPhone手機。目前蘋果在印度的供應鏈,已經能生產組裝全系列iPhone,包含高單價、使用鈦金屬的Pro機型。假如川普與習近平之間持續在天價關稅議題僵持不下,那將意味著蘋果與相關美商企業,勢必會加速轉移中國供應鏈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