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退貨潮」背後真贏家是台灣!3架飛機飛回美國反而催出利多

業界人士分析,中方退貨背後與川普政府針對中國徵收高達125%的關稅密切相關,一家租賃公司高層指出,依據合約條款,從美國引進飛機的租金將因加稅而大幅上升,導致整體採購成本暴增。(美聯社)

近期中國航空公司出現一連串「退貨潮」,原本即將交付給中國國航與廈航的三架波音737MAX客機接連從浙江舟山飛回美國西雅圖總裝廠,吉祥航空也證實,將延後接收原定交付的波音787寬體客機,中國多家航空業者與租賃公司同步透露,因應中美關稅戰升溫,目前已暫停接收與採購波音飛機,並延後進口美國航材與零件。

高關稅下飛機怎麼變成「壓力彈」?

根據業界人士分析,中方退貨背後與川普政府針對中國徵收高達125%的關稅密切相關,一家租賃公司高層指出,依據合約條款,從美國引進飛機的租金將因加稅而大幅上升,導致整體採購成本暴增。專家林智杰指出,中國當前航空市場仍處於運力過剩階段,航空公司選擇暫緩引進新機,不會立即影響營運,但象徵中美博弈升溫下的經貿反制。

C919能取代波音?中國尋找替代方案效果如何?

面對美方壓力與高關稅影響,中國正積極尋找替代供應來源,除歐洲空中巴士持續擴大交付規模,國產C919窄體機也正快速擴產,中國商飛公司已規劃2025至2029年間年產量自50架提升至200架,然而,C919零組件中,美製仍佔關鍵地位,據統計中國本土零件僅佔14%,引擎依賴GE與勞斯萊斯,短期內難完全去美化。

波音遭拒是壞事還是轉機?川普關稅反成助攻?

儘管面臨中國市場封鎖,波音卻意外迎來新機遇,馬來西亞、越南等國迅速表態有意接手退還機隊,越南甚至宣布購買50架波音與24架F16戰機。財經專家謝金河指出,在全球航空需求復甦、各國搶機之際,中國的「退貨潮」反而讓波音成了香餑餑,尤其在美中關係緊張下,各國為平衡對美貿易,轉向購買高價波音機型成為策略選擇。 (相關報導: 中國卡稀土!美國竟靠「垃圾硬碟」自救?微軟、WD決心拚出90%回收奇蹟 更多文章

台灣供應鏈能跟上波音回溫列車?

隨著波音交付數量提升、全球訂單回流,虧損多年的波音也在2024年首季轉虧為盈,虧損縮小至3100萬美元,對台灣供應鏈來說,包括漢翔、長華科等相關零組件供應商將有望受惠。隨著全球市場版圖重組,波音供應鏈的重生正是台灣廠商的潛在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