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勞動節即將來臨!每年的5月1日,許多國家都會放假,用以慰勞勞動者的貢獻與辛勞,而五一勞動節由來為何?是每個勞工都可以放假嗎?勞動節上班可以有雙倍薪資?本文將帶您一次瞭解。
勞動節由來是什麼
五一勞動節其實是有來由的,當時19世紀末時,美國剛從農業社會轉變為工業社會,勞工人數隨之增加,不過,當時勞工的工作時間長達12至14小時,即使周六也未必能休息,對此,勞工團體開始提倡每日工作8小時的運動,美國及加拿大的勞工團體於1884年10月7日在芝加哥召開會議,決議以每年5月1日舉行要求8小時工作制的示威運動。
其中,以「工作8小時,教育8小時,休息8小時」的「三八制」為當時口號,許多參與集會遊行的勞工領袖陸續受到迫害,釀成流血慘案,不過,他們仍不放棄追求,而美國資本家在輿論的壓力下逐漸同意,許多國家的勞工也跟進活動,於是1889年於巴黎舉行第二國際成立大會時提《五一節案》,每年5月1日為國際勞動紀念日,以紀念當初在芝加哥示威活動中為勞動者權益犧牲的烈士。
台灣的勞動節
台灣第一次舉辦五一勞動節源於1918年5月1日,此活動為公開舉行,因此意義非常重大,有各界工業代表自由演講和遊藝節目。
勞動節上班有雙倍薪嗎?
勞動部表示,依《勞動基準法》第37條規定,勞動節為勞工應放假之日(國定假日),雇主應依法給假並給薪,如徵得勞工同意於休假日出勤,工資應依法加倍發給,休假日如適逢勞工例假或休息日,應於其他工作日補休。
勞動部舉例,若勞動節當日為勞工原訂之休息日,勞工得擇日以國定假日之性質補假,若勞工月薪為新台幣36000元,得推算平日每小時工資額為150元,如於勞動節當日出勤8小時,雇主應於原月薪之外,另再加給1900元(150元*2小時*4/3+150元*6小時*5/3=1900);若勞工擇日補假,雇主應於原月薪之外,另再加給1日之工資即1200元(計算公式:36000/30=1200)。
勞動節不給假有違法嗎
只有特定行業或工作者不適用《勞動基準法》,這些例外族群的雇主才可以不給勞動節假日。換句話說,大多數受勞基法保障的勞工,5月1日這天依法都應該放假或領加倍工資。
5類勞工不能放勞動節
1、沒有無固定營業地點或門牌號碼的小吃攤販,例如:辦桌的外燴或流動攤販。
2、醫師(公立醫院依法進用住院醫師除外)。
3、公私立學校編制內的老師、職員和從事教學者。
4、屬於個人服務業的家事服務工作者,例如:管家、保母、家教、傭人、個人看護、家庭清潔工等。
5、職業運動業的教練、球員、裁判。
資料來源:《勞動部》、《勞動部全球資訊網》
文/江庭榛 (相關報導: 特休可以一次休完嗎?他連休21天主管氣炸「強制每月排休」,勞基法規定曝光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梁溶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