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買1產品「課稅229.2萬」,總成本飆原價2倍!立委發聲了

台灣進口一輛300萬元名車,竟須繳稅229.2萬元,稅負直逼原車價。(資料照/洪煜勛攝)

多年來,消費者、業界持續反映台灣汽機車稅制過高,導致國內車價偏高,對此,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於4月23日召開會議,審查《貨物稅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期間立委郭國文指出,若購買300萬元以上的名車,所需繳納的稅金加總起來幾乎等於車價的2倍,形成沉重負擔。

車稅都快比車貴了?立院財委會審議《貨物稅條例》修正案

據了解,現行法規規定,排氣量2000cc以下的小客車需繳納25%的貨物稅,超過2000cc的車款則課徵30%;而機車則不論排氣量大小,統一課徵17%的貨物稅。

自2016年1月起,政府推動「汽機車汰舊換新」優惠方案,為汽車提供最高5萬元、機車4000元的減稅誘因,鼓勵民眾淘汰老舊車輛,至2024年底,已有92.8萬輛舊車完成報廢換新,帶動超過4271億元產值、增加稅收達2406.8億元。

對此,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昨日審查《貨物稅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時指出,購買價值300萬元以上的高級進口車將面臨多重稅負疊加,首先,須繳納17.5%的汽車關稅,若排氣量超過2000cc,再加30%的貨物稅,同時,還包括5%的營業稅、10%的奢侈稅。

經計算,一輛原價300萬元的進口高級車,最終成本將膨脹至529.3萬元,其中,光是稅金就高達229.2萬元,幾乎逼近原車價2倍。

而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稅負採依序納入稅基計算,代表前一項稅金會成為下一項稅金的計算基礎,稅上加稅將大幅推升總價。

國產、進口稅差太大?車輛公會喊話調稅、促消費創雙贏

為此,立委吳秉叡舉例,美國的汽車關稅僅為2.5%,雖然也課徵貨物稅,但其計算方式是依照每公升行駛里程數9公里換算,約3萬3000元新台幣,最高不超過25萬4100元,

可見,台灣車輛稅制負擔明顯較重,因而吳秉叡向財政部次長李慶華詢問汽車進口至台灣後的實際稅負比例,李慶華則坦言,就關稅而言,台灣確實高於美國。

事實上,車輛公會日前也發表聲明支持稅負調整,認為若能讓稅率同步適用於國產、進口車款,將有助於價格差異更加透明,讓消費者切實感受到調整。 (相關報導: 握有這1檔ETF賺翻了!未來表現贏過「All in美股」,財經網紅豪語開賭:輸了補差額 更多文章

公會建議,政府應從整體汽車產業發展與消費市場需求出發,規劃具體減稅配套措施,營造良好的國內汽車消費環境,同時,協助國內車廠持續轉型升級,實現消費者、產業雙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