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C位是它!印度「吸光供應鏈訂單」范斯出馬談合作 中國氣炸:別被美國騙了

中國透過媒體批評印度「迎合美國話術」,更點出印度與美國的靠攏恐將成為孤立中國的地緣戰略工具。(美聯社)

美國副總統JD Vance近日訪問印度時公開表示,21世紀的和平與繁榮「取決於美印合作的成敗」,不僅強調雙邊合作的重要性,也在演講中稱印度總理莫迪是「難搞的談判高手」,這場四天的訪問除推進印美雙邊貿易協議,也凸顯了印度在當前全球供應鏈重組中被視為關鍵替代中國的戰略位置。面對川普政府的高額關稅,印度趁著90天暫緩期搶快談判,並迅速切入能源、科技、防衛等合作領域。

印度憑什麼成為「替代中國」的潛力製造重鎮?

分析指出,印度擁有豐富的年輕人口、成本低廉的勞動力,以及積極推動「生產掛鉤補助」(PLI)等招商誘因,加上與中國不同的消費導向經濟體質,使其在美中貿易戰中脫穎而出,許多跨國企業已著手將供應鏈部分轉移至印度,包括中國品牌如海爾與上海海立集團也願接受印度的合資條件,以保住在美市場通道,這不僅讓印度更具談判籌碼,也加深中方對印度「搶單」的警覺。

中國為何擔憂印度搶走全球投資?

就在莫迪即將啟程前往沙烏地阿拉伯、爭取百億美元投資之際,中方發表聲明,警告全球不應為了美國關稅而與其簽訂犧牲中國利益的協議,明顯針對印度的親美傾向發出不滿,中方透過媒體批評印度「迎合美國話術」,更點出印度與美國的靠攏恐將成為孤立中國的地緣戰略工具。從中印邊境衝突、投資審查限制,到南海問題的強硬態度,印度與中國之間的張力早已不只停留在經貿層面。

印度對美有哪些實質讓步與籌碼?

為避免面臨27%美國關稅重擊,印度已陸續調降多項商品關稅,並與美方在貿易談判上加速推進。JD Vance證實,雙方已完成談判基礎文件的協議,意即「談成只是時間問題」,而能源國防設備的合作,也是美方此次行程中的重點之一,印度不僅爭取擴大天然氣進口,更有意強化其高科技與軍工產業自主能力,打造雙邊互補供應鏈。 (相關報導: 川普投降味超濃!鬆口「調降中國關稅」下秒嘴硬補刀 貝森特親曝美中和解時間表 更多文章

印度是否真能脫離對中國依賴?

儘管印度大力招攬美資、推進去中化政策,外界仍指出印度目前在零組件與電子製造上高度依賴中國。印度現有80至100顆衛星與中國的700顆相比仍有距離,其供應鏈完整性仍不足,無法完全取代中國,但印度持續壯大基礎建設,深化數位化、吸引外資製造,並透過地緣與價值同盟進一步強化與美方連結,正在一點一滴改變全球供應鏈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