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關稅政策再到頻頻施壓聯準會(Fed)主席鮑爾,美國總統川普近期的所作所為,已經讓美國資產長年以來保持穩健的根基逐漸動搖,造就股匯債三殺局面,即便他在這幾天一改原先強硬姿態,能否挽回投資人的信任猶未可知。
美元指數今年以來重挫超過8%,甚至一度跌破98關口,除了反映市場「用錢投票」的結果,同時也為世界其他地區帶來更多挑戰。
對於銷售汽車、干邑白蘭地等各種商品的外國經銷商而言,因應川普關稅已經夠頭痛了,如今還要面臨美元大跌導致利潤減少的雙重打擊;對於其他國家的央行來說,本國貨幣急速升值,恐將加劇以更大步伐降息的壓力。
美元重挫、本國貨幣強升 出口商利潤縮水
《華爾街日報》分析,美元是全球貿易和金融使用的主要貨幣,美元匯率波動將會產生重大的全球性後果。積弱不振的美元使得外國公司從美國業務賺取的利潤,在換回歐元或日圓時的價值縮水,這也讓外國公司生產的商品對美國消費者變得更加昂貴。
日本三菱日聯銀行駐倫敦的全球市場研究主管Derek Halpenny表示,對於出口商來說,美元匯率不能為美國終端消費者消化掉關稅衝擊,這肯定會帶來更大的負面影響。
多年以來,日圓疲軟助攻了豐田和其他日本大型出口商的獲利能力,但隨著日圓匯率從年初的157日圓到現在升破142水準,這些公司的利潤勢必遭受稀釋。
而在歐洲市場,美元匯率波動可能會削弱Prada和LVMH等奢侈品公司,以及金巴利(Campari)和保樂力加(Pernod Ricard)等飲料銷售商的業績。
《華爾街日報》原文:美元走軟對全球經濟意味著什麼?
各國央行的難題
美元這一波下殺,同時跌破了許多人的眼鏡,因為經濟學教科書告訴我們,當經濟體受到關稅衝擊時,外國貨幣往往傾向於走弱,從而有助於降低商品出口價格,抵消關稅成本。
但現實的情況是,川普反覆無常的決策迫使投資人紛紛拋售美國資產,降低近年基於「美國例外論」的大量押注;隨著投資人將資金換回本國貨幣,進一步推升本幣價值。
歐洲央行日前展開本輪降息週期的第七次降息行動,瑞士央行則是要到6月才會再次召開會議,但有市場分析師認為,不能排除瑞士央行緊急降息的可能性,因為今年以來,被視為避險資產的瑞士法郎匯率已經上漲超過10%,這增加了該國面臨通縮的可能性,同時也讓手錶、精密機械這些標誌性的出口產品變得更加昂貴。
日本央行於3月會議按兵不動,接下來4月30日至5月1日召開的政策會議備受矚目,尤其在川普指控日本刻意壓低匯率提升出口競爭力之際,日本財務大臣加藤勝信與日銀總裁植田和男將於本週親赴華盛頓出席G20財長會議,預計將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會面,外界高度關注雙方會不會觸及匯率問題。
另一方面,中國已經允許人民幣接近多年來兌美元匯率的最低水準,這讓華爾街的一些人開始擔憂,中國政府將進一步壓低人民幣匯率,藉此抵消美中貿易戰的衝擊,此舉可能會在金融市場產生連帶影響。 (相關報導: 川普又變了,股市、美元、黃金價格大逆轉!強調無意解僱鮑爾,投資人鬆口氣 | 更多文章 )
本文為風傳媒特邀導讀人金牛幫幫忙撰寫,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風傳媒會員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責任編輯/林彥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