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吳榮鎮 文章列表
#
吳榮鎮
約 26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專欄
吳榮鎮觀點:謊言說一千遍也不會成為真理一評民進黨對人民的認知戰
哈佛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史迪芬‧平克(StevenPinker)認為:人類的演化與進步,就是一部理性戰勝蒙昧的偉大歷史。
吳榮鎮
2025-05-10 06:30
VIP
政治
兩岸
公共政策
國內
藝文
文化
大國博弈
台海解碼》賴17條發威,寒蟬效應蔓延!就怕被「查水表」,大學教師「這篇文章」竟遭期刊拒登
總統賴清德3月13日拋出「賴17條」,不只規範緊縮兩岸交流,還將對岸正式界定為「境外敵對勢力」。隨後陸續發生亞亞(劉振亞)等陸配遭驅逐出境、北一女教師區桂芝受到施壓,移民署要求逾萬陸配補交「喪失原籍證明」,以及教育部長鄭英耀以「言論自由」為「大罷免」進校園背書等事件。正當社會擔憂寒蟬效應蔓延之際,竟傳出大學教師吳榮鎮因撰稿批評賴清德政府,邀稿期刊擔憂遭「查水表」而拒登,更讓言論審查與自我審查的政治聯想空間擴大化。
張鈞凱
2025-04-24 08:3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吳榮鎮觀點:國家盛衰分水嶺─2025顛覆憲政的台獨政治
2025年元旦筆者再次閱讀戴倫與詹姆斯(DARON&JAMES)兩人合著的《國家為什麼會失敗WhyNationsFail-THEORIGINSPOWER,PROSPERITY,andPOVERTY》,這本書揭露了導致國家衰敗的主要原因是:有權有勢的特權菁英以或明或暗的手法,顛覆國家的制度與政治,對於國家政治及經濟審批權選擇性執法,意圖永遠完全掌控政府,攫取經濟利益與政治權力。
吳榮鎮
2025-01-08 06:40
評論
政治
國內
吳榮鎮觀點:不見法治高度,如何團結台灣
十四日清晨中共發動對台圍島軍演。中共軍方宣稱這是對「台獨」分裂勢力謀獨行徑的強力震懾,是捍衛國家主權、維護統一的正當必要行動。我總統府則表示,遺憾看到中國以單邊的軍事挑釁行為,威脅台灣的民主自由及區域和平穩定現狀,呼籲朝野合作,共同譴責中共不要挑釁,軍演無助於台海及世界的和平穩定。然而,面對中共強力的軍演,朝野及人民是否能團結一致,共同面對中共的威脅,仍然值得國人憂心。
吳榮鎭
2024-10-15 06:40
評論
政治
專欄
吳榮鎮觀點:反貪腐,斬特權─還給年輕人未來
最近「賴皮寮」一詞成為網路搜尋排行榜第一名,變成民眾打卡的熱門觀光景點。這個占地200多坪,土地所有人是賴清德的兒子。地上建築物是二層樓洋房,後面銜接一排長房。花園涼亭、人造小河、錦鯉悠遊、綠草如茵,還有憲兵守衛,負責打理環境,並隨時有警車巡邏。今年五月被民眾舉發為違建,經新北市政府實地勘察屬實。
吳榮鎮
2023-12-28 06:40
評論
國際
軍事
專欄
吳榮鎮觀點:妄稱耶和華的以哈戰爭
十月三十一日天主教國家玻利維亞宣布與以色列斷絕外交關係,智利和哥倫比亞也召回駐以色列大使,抗議以色列對加薩地帶的襲擊,已犯下「危害人類罪」,並回應十月二十七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的停戰協議,美國、以色列等國投票反對。
吳榮鎮
2023-11-03 07:00
評論
國際
兩岸
國內
軍事
專欄
吳榮鎮觀點:台日擴張軍備,失落了人民
1月13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前往白宮和拜登總統舉行閉門對話,說明去年12月16日岸田內閣通過國家安全戰略(NSS)等三份安全文件的決定。由於該戰略配合美國的亞太戰略,包含了五年43兆日元的巨額國防預算,將日本推向戰擊中國的浪尖,再度掀起日本人反對政府擴大軍備的風暴。
吳榮鎮
2023-01-20 14:3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吳榮鎮投書:學術環境政治化,諾貝爾獎遙不可及
去年,台灣寶島吹起一陣微微的「諾貝爾獎」。因為,中央研究院前院長翁啓惠被寄望獲得2022年諾貝爾獎,結果仍然無緣得獎,引起部分國人警醒,鄰近的日本1949年以來,已經有28人得獎。反觀,台灣為何迄今只有李遠哲一人?
吳榮鎮
2023-01-10 14:40
評論
政治
專欄
吳榮鎮觀點:民進黨結構性腐敗,積重難返
民進黨九合一敗選以來,迄今,所提出的敗選檢討令人失望。蔡總統說「人民不希望民進黨獨大」各項數字背後的虛實,與人民的感受有落差;賴副總統說「論文抄襲、黑金、沒聽基層聲音」;黨中央說「提名時程太晚、民調失準、對認知戰澄清不及」,以及相互指控為戰犯等見樹不見林的檢討。為此,人民認為,這個政黨仍然未謙卑反省,誠實面對敗選,個個自我感覺良好。
吳榮鎮
2022-12-30 14:4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夏立言訪中效應,恐難樂觀
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於10日在反對與贊成的聲浪中率團前往大陸。時值,大陸實施環台軍演,台海局勢緊張,又面臨台灣年底選舉的敏感時刻,黨內外皆如同霧裡看花,看不出國民黨此行的目的及果效,淪為爭辯的話題。比對國民黨此行的時間、目的與風險,筆者認為夏立言訪中的效應,恐難樂觀。
吳榮鎮
2022-08-16 14:10
評論
政治
專欄
吳榮鎮觀點:台灣圖騰,風吹草偃到幾時?
2000年陳水扁發表《台灣之子》這本書,以《台灣》為圖騰,登上總統寶座,台灣人隨即風潮,仰望這個有夢最美,希望相隨的圖騰。8年之後,他與其同夥的政經、學者、買辦、親家女婿等台灣之子們因貪腐枉法,先後進了監牢,變成《台灣之恥》。可惜,多數台灣人並不引以為戒,反而為他們喊冤,仍舊瘋狂追隨。
吳榮鎮
2021-12-28 05:4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吳榮鎮觀點:藍綠只剩恐中抹紅,不思兩岸和平契機
七大工業國集團(G7)外長9月5日在倫敦結束為期3天的會議,會後發布聯合聲明(公報),包括「強調台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並鼓勵兩岸和平解決問題。」對照台灣藍綠菁英,隨著國民黨主席競選的白熱化,刻正演出恐中抹紅大戲,渾然不思如何為兩岸平和創造契機。
吳榮鎮
2021-09-22 06:30
評論
政治
專欄
吳榮鎮觀點:還給張亞中一個公道
13日國民黨開臨時選監委員會,就「本票樣張案」及「端正選風人身攻擊案」,決議:黨主席候選人張亞中涉嫌違反競選公約,移請中央考紀會查處。為此,張亞中極有可能以觸犯黨章37條相關規定之名,面臨被取消參選資格,以及申誡、停權、撤銷黨籍或開除黨籍等處分。
吳榮鎮
2021-09-16 06:3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吳榮鎮觀點:建構國家認同是國安最高戰略
今年東京奧運一如往昔,再度激發兩岸國族主義的發酵,中國大陸網民及台獨勢力不約而同,稱呼來自中華民國的中華隊為「台灣隊」,並各自依其國族認同推銷其國家認同。
吳榮鎮
2021-08-06 06:4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吳榮鎮觀點:誰是矮化國格的在地協力者?
今年5月18日香港政府公告,駐台辦事處「暫停運作」;6月19日澳門政府也撤走駐台辦事處。兩者撤走原因是民進黨政府不發駐台主管簽證。對此,民進黨政府未證實,也未否認,為何港、澳辦駐台主管無法取得我方簽證?
吳榮鎮
2021-06-26 07:0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吳榮鎮觀點:為何「認知戰台灣隊」畫虎不成反類犬?
去年5月20日蔡總統連任就職演說時,針對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大陸的惡化,首度提出,「台灣與中國之間,在超限戰領域,已經進入資訊戰與認知戰的交鋒,且是現在進行式。」府院高層更宣告:「中國對台灣打認知戰,我們也會打認知戰」。從此,認知戰「台灣隊」正式公開成軍與對岸的「中國隊」對壘。
吳榮鎮
2021-06-05 07:0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吳榮鎮觀點:兩岸和平共處,保障生命人權
日前大陸代表團楊潔篪等人在美中高層會談時提及「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方陸委會駁稱「台灣從來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陸國台辦回應「民進黨企圖偷換概念,謀獨挑釁。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峽兩岸雖然尚未統一,但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從未分割,也不容分割。」中共及民進黨又一如往昔陷入「國家」、「中國主權」及「兩岸誰屬誰」的爭議。
吳榮鎮
2021-04-01 06:4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吳榮鎮觀點:坦然面對鳳梨檢疫問題,才是王道
最近大陸暫停進口台灣鳳梨問題,輿論沸沸揚揚,政治聲量壓過一切,卻是未就事論事,坦然面對。去年起,大陸海關在台灣鳳梨檢出介殼蟲,十次通報我方要求改善未果,今年三月一日起開始暫停進口,兩岸關係更趨惡化。國民黨建議蔡政府:不要無限上綱,定調純係檢疫問題,雙方就事論事進行溝通才是解決之道。但是,蔡總統高度政治解讀,政府有關單位話術帶風向,鼓舞全民吃鳳梨,試圖解決問題。
吳榮鎮
2021-03-08 06:3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吳榮鎮觀點:一個諾貝爾獎得主的背叛
蔡政府於元旦起開放美國萊豬進口,引發民眾食安問題。前中研院長李遠哲卻稱:若在安全標準內,萊劑對人民健康影響不大,極力為蔡政府背書,引發各界的質疑:這個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為何如此背叛良心、人民、專業、智識、道德、公義與社會責任?其實,除了背書萊豬,檢視李氏自從獲得諾貝爾獎後的諸多言行,並不令人意外。
吳榮鎮
2021-01-16 06:30
評論
國際
專欄
吳榮鎮觀點:感恩節,美國人要捫心反省
感恩節假期已到,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強烈建議,假期間應避免旅行,但是,仍然有數千萬美國人會外出旅遊,無視衛生當局的警告。美國汽車協會預測,開車或坐飛機旅遊的人數會高達5000萬人。因為感恩節是美國人非常重要的國定假日,其重要性遠遠高過新冠病毒的防疫工作。因為人們記憶中感恩節真正的意義越來越模糊,益加商業化,更迭有爭議。美國知名女星安潔莉娜裘莉(AngelinaJolieVoight)說:「我們不過感恩節,因為它是個『屠殺的節日』。因為,她提醒美國人要重拾遺忘的記憶,反思感恩節真正的意義:1620年清教徒到美洲新大陸以來,有過多少有色人種,尤其,印地安人,黑人及華人的被犧牲,才有今日的美國?
吳榮鎮
2020-11-25 05:3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