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閣能反制大罷免?林濁水揭1制度現實:羞辱性極強但難解僵局

台北市長蔣萬安(右)日前響應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號召,到北檢前抗議,並喊話立法院應推動倒閣,引發外界關注。(資料照,顏麟宇攝)

台北地檢署偵辦罷免幽靈連署案,大動作搜索國民黨黨部,並約談相關幹部,台北市長蔣萬安響應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號召,到北檢前抗議,並喊話立法院應推動倒閣,引發外界關注。而針對在野若提倒閣,是否能反制綠營大罷免,前立委林濁水發文表示,由於台灣憲政制度上的這一項設計,在野提倒閣雖然有強烈的「羞辱」效果,但沒有解決僵局的強制性效果。

林濁水表示,可以用倒閣取代罷免成為解決行政立法僵局的機制嗎?在內閣制國家當然可以。倒閣後解散國會,然後進行重選,新國會行使閣揆同意權,新閣揆組織新內閣,這樣僵局基本解決了。

林濁水提到,但是國會有倒閣權而沒有閣揆同意權時,總統既可以不解散重選,也可以重選後不管國會多數黨誰屬,仍舊任命同黨的閣揆。因此倒閣權不配套閣揆同意權,雖然有強烈的「羞辱」效果,卻沒有解決僵局的強制性效果。也因而在野黨議員倒閣的誘因非常薄弱。

林濁水解釋,所以目前的憲政制度把西方國家犀利的「權力分立彼此制衡」制度,軟化成憲法法庭審議時,大法官揭櫫的孫中山「治權分立互維合作」淪為和稀泥的制度後,責任政治的精神固然喪失,解决僵局的機制也一併喪失了。

更多風傳媒獨家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