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川普關稅戰救不回美國製造! MIT教授示警:真正威脅不是中國,而是AI

2025年4月16日,在廣州舉行的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AI機器人的供應商正在等待客戶。(美聯社)

川普政府試圖用高關稅讓「美國再次偉大」,甚至不惜與中國鬧僵。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經濟學教授奧托在英國《金融時報》推出的「經濟秀」(The Economic Show)podcast節目中直言,相較於中國,人工智慧(AI)對美國勞工是更大威脅,美國貿易政策不僅是「錯誤答案」,甚至在削弱自身對抗新一輪競爭的能力,真正威脅早已不是「中國製家具」或「廉價襪子」,而是中國在AI、電動車、量子運算等高科技領域全面崛起。

奧托(David Autor)指出,自2000年代起研究中國對美國製造業社區的影響,該研究以《中國症候群》(The China Syndrome)為題,揭示中國在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對美國製造業形成巨大衝擊,當時美國大量進口中國製產品,導致本地生產萎縮。

美想超中?得在AI、機器人等高階領域勝出

面對中國的貿易影響,川普2.0以提高關稅為對策,聲稱要讓製造業與就業機會重返美國。但奧托直言,這是「錯誤答案對上正確問題」。他指出,製造衣物、家具等低附加價值產業本就不會再回美國,也不值得去爭取,「中國自己都不想要這些產業,這些都已經轉移到越南、柬埔寨等更低工資國家。」

奧托強調,真正的競爭戰場早已轉移到高階製造領域。他說:「我們正在傾盡全力對抗上一場戰爭。未來的製造重點早已不再是沙發布椅或棉襪,而是機器人、航太、電信、量子運算、人工智慧、核融合、鐵路運輸、電池、電動車與能源儲存。這些才是中國大量投注資源的領域,美國在這些領域面臨極大威脅。」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2025年4月美中關稅戰火熱之際訪問北京。(取自玉淵譚天微信)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2025年4月美中關稅戰火熱之際訪問北京。(取自玉淵譚天微信)

他警告,美國當前的貿易與產業政策不僅無助於應對當前挑戰,甚至讓情況更惡化,「與其問如何讓製造業就業占比從10%回升到12%,我們更應該思考,如何阻止它從10%跌到5%。」

奧托指出,美國對中國的高額關稅並非只針對消費品,也衝擊了汽車、航太、電信等產業鏈所需的中間投入品。他強調,「我們從中國進口的許多產品,其實是美國高科技製造業的關鍵零件,高關稅政策會讓我們難以在全球競爭。」

奧托同時警告,中國陸續祭出的反制措施,例如限制關鍵稀土出口,對電池、半導體等產業造成壓力。更嚴重的是,美國的貿易行為正在破壞盟友信任,「中國正在對外宣稱它才是自由貿易的代表,要其他國家遠離美國,這對我們極其不利。」

2025年4月1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參加柬埔寨為他舉行的送行儀式、並與駐柬埔寨大使汪文斌握手,參院議長洪森在一旁陪同。(美聯社)
2025年4月1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參加柬埔寨為他舉行的送行儀式、並與駐柬埔寨大使汪文斌握手,參院議長洪森在一旁陪同。(美聯社)

跟中國貿易影響相比,AI衝擊更為分散但深遠

談到AI對勞動市場的潛在衝擊,奧托認為與中國衝擊相比,有3大重要差異:

1.地理分布更分散:AI不會像中國衝擊般集中摧毀特定地區的產業,而是逐步重塑各地工作的內容與角色。

2.企業將AI視為機會,而非威脅:AI帶來的並非價格競爭,而是提升生產力的契機,因此不會像當年製造業被迫關門那樣激烈。

3.轉型時間拉長:AI技術擴散預期將較慢,有望透過自然退休與職務轉換方式,降低失業衝擊。

儘管如此,奧托仍提醒,「平均來看是好消息,不代表每個人都受益。」某些技能與職務將被淘汰,因此政府需預先部署政策,減緩衝擊。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經濟學教授奧托(David Autor)。(取自MIT Economics官網)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經濟學教授奧托(David Autor)。(取自MIT Economics官網)

政府或學術機構沒掌握AI,憂缺規範快速演進後果

另一方面,奧托指出,教育與醫療是AI最具潛力改善的兩大領域,這兩者皆為低生產力增長、成本高昂且高度仰賴公共資源的行業。「我們可以設計AI工具,讓更多人能提供照護服務或有效地教學,讓有判斷力但沒有名校學歷的人,也能從事專業工作。」

他主張,AI應被用來放大人的能力,而非單純取代人類。「未來的成功標準,不是看AI取代多少護士,而是能否讓更多人用AI做出專業判斷與決策。」

奧托坦言,針對目前AI缺乏規範下快速推進狀況是擔憂的。他指出,與網路、處理器、核能等歷史科技發展不同,AI不掌握在政府或學術機構,而是掌握在「分散、私有化、缺乏規範」的環境下,「我們正在用最弱的政治機制,面對最強大的技術發展時刻。」

他呼籲政府需透過稅收、法規與公共投資引導AI發展方向,否則未來恐陷入另一場比「中國衝擊」更難治理的社會分裂與階級衝突,「我們現在正處於一個不適合推出這麼強大技術的政治時刻,而AI正是一種超能力,若運用得當,將帶來巨大的社會正面效益,但若放任市場邏輯驅動,結果可能是另一場災難。」 (相關報導: 諾貝爾經濟學家怒了! 克魯曼:中國帶槍來打關稅戰,美國只帶了一把刀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