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到多少錢才可以退休?最新調查公布「財富自由基本標準」,多數人3原因將延後辭職

根據保誠人壽發布的2024年退休調查顯示,平均預估退休準備金額為1,600萬元,33%的人坦言「將延後退休」。(示意圖/取自pixabay)

隨著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民眾對於退休生活的規劃與準備,也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與挑戰。根據保誠人壽發布的2024年退休調查顯示,有超過五成受訪者表示已進行退休金規劃,平均預估退休準備金額為1,600萬元,但面對持續上升的物價與家庭支出,許多人開始重新審視原有的退休時程,其中有33%的人坦言「將延後退休」。

存到多少錢才可以退休?最新調查公布「財富自由基本標準」

調查進一步指出,影響退休計畫的主因,前三名分別為「物價上漲/通貨膨脹」(75.9%)、「持續的家庭支出」(48.3%),以及「希望有持續收入,提升家庭生活水平」(37.5%)。而這些經濟壓力也反映在沒有退休打算者的回應中,52.4%的人表示「希望有經濟收入,可以讓生活過得更加寬裕」,48.3%則坦言「如果不繼續工作,無法維持生活所需」。

根據調查,受訪者預估退休後每月平均生活費為35,396元,雖較去年有所提升,但仍遠低於行政院公布的65歲以上族群每戶平均每月支出51,815元。特別是單身但須照顧長輩的族群,以及30世代年輕族群,預估每月生活費分別為34,779元與37,500元,年增逾2,000元,顯示年輕人也已意識到未來生活成本的提高。

然而在實際行動上,這兩個族群每月投入退休金的金額卻仍低於整體平均。單身照顧者平均每月投入13,817元、30世代為14,341元,均低於整體平均14,742元,投入水準與預期生活所需存在明顯落差。

此外,調查也揭示民眾對退休的不安情緒,「自己的健康狀況不穩定」(59.9%)、「退休金不足/儲蓄未達期望金額」(47.6%) 以及 「家人健康狀況不穩定」(46.1%),已連續三年成為最主要的擔憂來源。而在退休後預估的最大支出項目上,以「個人醫療費用」(65.2%)與「家人醫療費用」(47.3%)為主,再來是「旅遊與娛樂開支」(36.5%),顯見健康與醫療成本已成為退休生活的核心課題。

儘管挑戰不少,調查也發現多數有規劃的民眾選擇提早準備退休金,超過五成在40歲以前就開始規劃,使用的財務工具以「股票」(70.5%)居首,其次為「台幣或外幣活期/定存」(67.1%),以及「保險商品」(57.3%),這三類工具自2021年以來穩定成為主要配置選擇。平均理財檢視頻率為每6.7個月一次,與去年相比變動不大。

責任編輯/蔡惠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