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大難當頭,政府怎麼救產業?「財經國師」劉泰英揭應做「這件事」

台灣綜合研究院創辦人劉泰英表示,台灣的外匯存底非常充足,政府還有跟美國談判的空間。(資料照,柯承惠攝)

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風暴讓全球都陷入經濟大亂,台灣也受到強烈影響,對此,被稱為「財經國師」、高齡90歲的台灣綜合研究院創辦人劉泰英在節目《數字台灣》上分析,台灣雖然還是會受到不小的影響,但台積電方面的影響卻不會很大,且台灣的外匯存底非常充足,政府還有跟美國談判的空間。

台灣處在中美貿易戰火之下也面臨不少困局,劉泰英表示,台灣的物價上漲、經濟成長率下降是免不了的,他估計台灣經濟雖還是會有成長,但恐怕只有1%到2%之間,比平時的生產力要低的多,對台影響還是很大。

而主持人謝金河提到,「護國神山」台積電也成為川普的頭號目標,在被要求赴美設廠後,還是屢屢被以100%關稅威脅。不過劉泰英指出,「我認為負面影響不大」,因為台積電的研發能力很強,比美中都先進很多,所以競爭力依然強勁,影響主要來自全球的經濟成長放緩。且台積電的產品需求彈性很低,從民生、工業到國防都需要,這些產業都對晶片有硬性需求,所以他認為台積電所受到的影響不會太大。

針對在關稅風暴中,台灣的產業政策應該採取什麼樣的路線?劉泰英說,現在的困境還不像亞洲金融風暴時那麼嚴重,這個現象是由於美國課徵高關稅所引起,而非過去金融風暴是系統性的問題,所以現在最重要的是「政府適當輔導、金融業適時協助」,要拉一把、別讓企業倒下,「現在是政府、金融業、民間企業要充分合作的時代,我認為困境很快就會過去。」

劉泰英指出,台灣還有跟美國談判的空間,政府可以對美適度降低關稅,並擴大採購天然資源等,「就算因為這樣暫時造成國際外匯逆差也沒有關係,因為台灣的外匯存底實在太大了,非常充足,我們有這個能力。」 (相關報導: 川普關稅將衝擊台灣1.3兆產值、20萬名勞工?專家點名2產業:首波犧牲品 更多文章

劉泰英也說,政府也應對受影響的產業進行輔導或補貼,因為我們的財政赤字本來就不大,若現在補貼讓企業能夠存活並成長,最後還是能從企業身上收回補貼。所以政府應該立一個特別法,以避免官僚害怕被指控圖利商人,導致不敢作為,讓官員執行時比較沒有責任負擔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