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稅政策髮夾彎不斷,導致全球經濟大震盪,中美貿易談判雖暫時停戰,但也增添了不確定性。對此,啟發證券投顧分析師李永年在網路節目《小宇宙大爆發》中建議投資人,將現金水位控制在7成左右。目前較不受關稅影響的大部分是食品、零售業等內需型產業股和金融股。
李永年提醒,不要投資以保險業為主的金控股,因為現在台幣升值、美元貶值,保險業握有大量美債,因此會受到美債跌價的損失;其他以銀行業為主的金融股可考慮逢低承接,較為安全。
李永年表示,科技股較為混亂,因為每支股票情況不同,有些科技股需支付32%關稅,以台積電來看,先進製程晶片只能從台積電購買,因此美國不能課其32%關稅,因為現在各國都在建置AI運算中心,若美國對台積電晶片課高關稅,成本將大幅提高,導致美國在AI運算競賽可能輸給其他國家。
李永年分析,若台積電最後能被豁免,將增強美國產業競爭力,但川普目前對貿易逆差國家的關稅皆是10%,因此他推斷,台積電被課徵10%關稅的可能性最高。他提到全球92%晶片為台積電生產,具有話語權,台積電也可將關稅轉嫁到客戶方,實際影響不大;若關稅在10%以內,市場恢復平靜後,台積電股價回到1000元相當容易。
李永年指出,在4檔權值股中,鴻海第一季的表現相當優秀,AI伺服器部分出貨順利,但因中國廠佔營收超過50%,雖目前有關稅豁免,未來中美談判仍存在不確定性;鴻海把產能從中國馬上疏散到其他國家的困難度高,因此中美關稅問題若無法解決,對鴻海的殺傷力較大,鴻海未來股價不排除有回到120元的可能,不過若中美關稅問題解決,也可能回到160、170元。
李永年提到,而廣達從量價關係、技術面來看較為強勢,且最近的營收成長幅度巨大,表示其在AI伺服器生產方面開始步上正軌。若關稅問題能解決,廣達股價可能重回300;反之若關稅問題未解決,回到1字頭的可能性相當大。 (相關報導: 輝達台灣總部開獎倒數 台經院專家揭「這塊地」優勢:較可確定在台北 | 更多文章 )
李永年表示,在4檔權值股中「最看好聯發科」,因為聯發科產品不在實質課關稅的範圍內,受關稅衝擊最小。聯發科除近年在AI領域的IP發展優秀外,最近因中美互相抵制,高通晶片難出售中國,聯發科可趁機侵略高通市佔,對聯發科而言是大好的機會;聯發科最近股價較為弱勢,因為其第一季財報不如市場預期,但他認為聯發科未來幾年有機會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