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政策,掀起全球市場動盪,其中對中國部分貨品加徵關稅達245%。不過,中美關稅大戰或許將迎來轉機?川普17日透露,美中雙方正在對關稅協議進行談判,雙方將達成協議,更透露不願再提高針對中國的關稅。對此,旅美學者翁履中發文指出,兩項因素讓川普撐不住了,川普正在尋找下台階。
翁履中表示,美國總統川普17日在橢圓形辦公室對記者表示,他認為「代表習近平的中國高層」已經向他釋出談判訊號,儘管他未明言是否與習近平聯繫。川普聲稱:「我們會達成一項非常好的協議。」但對具體溝通對象與時間都語焉不詳。川普表示,他不願意繼續提高關稅,「到了一定程度,我不希望價格再漲……人們就不買了。」目前美國對中國的平均關稅已達145%,中國反制則提高至125%。川普語氣轉變引發市場揣測,美中貿易戰或將轉向「降溫」階段。
翁履中提到,川普同時提及TikTok分拆案,強調協議已初步達成,但仍需取決於中國的反應。他說:「我們會推遲這筆交易,直到事情以某種方式解決為止。」儘管川普未透露任何實質性協商進展,但他一再強調對談判充滿信心。外界分析,這番態度改變與美股近月下跌約2500點(約6%)有關,市場與企業界壓力正逐漸累積至白宮。
川普出手轉彎了,這代表什麼?翁履中認為,川普釋出「不想繼續加稅」的訊號,可能不是因為中國低頭,而是因為美股下跌與商界反彈讓他撐不住了。這一輪對華關稅導致企業成本上升、消費價格飆高,加上TikTok交易卡關,讓川普必須尋找一個對內對外都能接受的下台階。
翁履中強調,川普說中國主動聯繫,但不願說明對象,這可能是一種策略,創造下台階空間。中國若不否認,就成為默認有互動;若否認,川普也可說是間接接觸。這就是政治語言的運用。另一方面,這也確定,川普非常希望美中貿易談判盡快重新上桌,而TikTok將是潛在交換籌碼之一。川普知道TikTok案對中國來說是面子問題,而對他來說是可以做文章的「交易」。 (相關報導: 幕後》你以為立法院很忙?無案可排、立委回防大罷免 國會根本鬧空城 | 更多文章 )
翁履中認為,現在是北京觀察、華府試探的階段。若北京釋出善意(即使只是保持沉默),川普將有機會對美國民眾扮演「deal-maker」形象。台灣與企業界應密切關注,因為美中互動和交易內容,不只將牽動全球供應鏈與投資信心,更可能會改變台灣未來與兩強的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