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難以捉摸,引發全球經濟動盪,對此,台大政治系名譽教授明居正在《風傳媒》節目《下班瀚你聊》中表示,川普的行為不理性、毫無章法,不能只從台灣看出去,要觀察國際的局勢,「川普幻想得很滿,常常不給自己留餘地」。
明居正表示,川普的行動背後是個大戰略,但實際作法削弱了戰略的威力,最後可能會導致反彈,若手段再溫和一點,更多外交、少壓力,效果會好很多。關稅加到50%以上對兩國貿易影響巨大,川普把對中國關稅提高至245%,除了為增加中國壓力,也是對全世界放出信號,強調「美國正在做這件事」。
明居正指出,川普的大戰略包含,第一,「調停烏克蘭戰爭」,若美國繼續幫助烏克蘭就能結束戰爭,美國一定會去做,但若打不贏川普就會將擔子卸下來,交給歐洲解決。第二,川普處理關稅,主要是針對加拿大和墨西哥「洗產地」的問題,美加墨貿易協定使得加、墨兩國商品進口到美國基本上免稅,而中國利用此優勢在加墨設廠,再將商品免稅進口至美國,導致美國財政負擔巨大。
第三,美國希望取得格陵蘭,因為中國曾在2016年進行北極戰略,中國雖不是北極國家,但因北極礦產、珍稀資源豐富,且現在北極冰融,航行便利度增加,若能取得北極土地建設軍事基地,美中俄在戰爭爆發時,洲際飛彈就能從北極上空飛越,因此任一國若取得格陵蘭或加拿大,便能對其他國家造成很大威脅。在過去單彈頭時代,美國向其他國家發射導彈約22到25分鐘能攻擊目標,而若從北極發射僅需10分鐘。
第四,掌控巴拿馬兩大港,保障美國在戰時仍能維持運輸流通;第五,解決「台積電問題」,美國90%的最高階晶片從台積電購買,對美國而言是國安威脅,因此美國一定會要求台積電等公司到美設廠。明居正也強調,台灣不會有掏空問題,原先美國製造10%的產量,就算加至20%,剩餘的70%仍要從台灣購入。 (相關報導: 川普關稅戰撐不住了?學者提2原因向中國低頭:正在尋找下台階 | 更多文章 )
明居正認為,川普的關稅政策過早推動,應部屬周密後再行動,他可能是因為某些因素而提早推動關稅。川普的大戰略是強化經濟的同時減少貿易逆差,並增加晶片和軍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