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利用關稅政策在全球大開戰場,更針對中國祭出破百稅率,中國態度也很強硬,不只對美國反課徵125%的報復性關稅,還試圖拉攏其他國家瓦解美國的圍堵。媒體人賴岳謙認為,美國想要採取孤立中國的方式贏得關稅戰,但中國對外貿易的連結過於強大,各國都很依賴中國市場,川普打的如意算盤可能會難以奏效。
賴岳謙在網路節目《風向龍鳳配》表示,美國目前想要聯合歐洲打擊中國,但事實上,歐盟對中國的依賴度十分高。過去歐盟在拜登政府時期相互合作,積極遏阻中國電動車的發展,對中國電動車課徵高關稅;現在川普政府則是利用懲罰手段,不再給予歐盟好處來對抗中國,這種轉變對歐洲而言是吃力不討好,畢竟中國過去數年都是歐盟的第2大貿易夥伴,在商品貿易和服務貿易獲得龐大的利潤。
賴岳謙:沒給足夠好處 歐盟不可能聯合美國抗中
賴岳謙指出,當歐盟失去中國提供的稀土資源,許多產業發展都會受到限制,因為歐洲許多公司都有在中國進行投資,作為全球生產供應鍊中首要角色,如果歐洲沒有了中國,工業體系將會瓦解,像是服飾、名牌包包等產品,製造工廠都難以在短時間內遷到其他國家。此外,歐盟內的27個國家,對中國的立場都不一致,當美國沒有給予足夠的好處時,歐盟不可能會和美國聯合對付中國,因此美國就難以孤立中國。
至於同為生產鏈一環的越南,賴岳謙認為,在經濟層面和技術層面都不可行,越南和美國的貿易順差,大部分的利潤都被各國外商賺走,但越南賣給中國的海鮮、農產品等,都是靠著本地人實際進行貿易,進入越南政府口袋,金額高達2600億美元,因此放棄中國市場對越南人而言,是一筆不划算的交易。此外,在海管流程中,美國難以檢查越南的進口商品,也難以追溯越南公司的訂單。
賴岳謙:現在是巴西和中國合作最佳時機
賴岳謙提到,現在是巴西和中國合作的最佳時機,穿越巴西到秘魯錢凱港(Chancay)的兩洋鐵路,在巴西前2任總統時,就已經進入商談階段,建造過程因為換總統導致政策實行出現問題而停工4年,而現任巴西總統魯拉(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上台後卻又因為猶豫不決,加上美國給予的壓力和鐵路投資金額龐大,巴西必須向中國融資,中國持有的股權將會大幅增加。
賴岳謙續指,巴西近2年大豆產量過剩,短時間內具有外銷的壓力,假使鐵路不繼續蓋下去,等於是捨棄中國市場,自己卡住自己,「現在是水到渠成,和中國談最後一次,中國一定會說,巴西開的條件都盡量給,施工技術可以給你,融資可以給你,但他的經營權一定要守住。」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