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面對關稅戰,國民黨比民進黨更像執政黨

台北市長蔣萬安(左起)、 新北市長侯友宜、國民黨主席朱立倫、 台中市長盧秀燕、 桃園市長張善政10日出席國民黨舉辦的縣市長聯合對策會議。(資料照,柯承惠攝)

當美國宣布課徵高達32%的關稅,震撼彈瞬間在台灣產業界與國際市場投下。這場貿易危機不只是經濟問題,更關乎國際談判與政府應變能力。但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挑戰,民進黨政府的反應卻讓人極度失望——慢半拍、沒重點、空話連篇,所有人都想到一句廣告台詞,好奇「賴政府,你怎麼沒感覺?」

對照世界各國在類似情況下的反應,如日本首相即刻表明欲赴美直接和川普談論關稅議題;南韓政府將準備多達100兆韓元的緊急融通資金,並提出穩定市場的措施,協助受關稅衝擊的企業;英國首相施凱爾則在國會中表示,將以冷靜和務實的態度應對,繼續與美國協商,並盡快簽署經濟協議,不排除採取其他行動。

但民進黨呢?總統賴清德應援台灣祭,PO出「至少我們還有音樂」;副總統蕭美琴問大家「潤餅包什麼料?」;行政院長卓榮泰叫國人「安心睡」,連敷衍都算不上的表現,讓人以為台灣還處在太平盛世,人民都安居樂業、經濟繁榮。

更荒謬的是,直到美國宣佈「暫緩90天」後,民進黨便歡天喜地,慶祝柯建銘是「真預言家」。關稅恢復是明擺著的危機,暫緩90天不過是延期處刑,民進黨卻還在原地空轉。

此時此刻,真正讓人民看到「執政責任感」的,反倒是國民黨。國民黨主席朱立倫10日召集縣市長聯合對策會議,藍營地方縣市首長、副縣長、學者、產業專家都到場,會後共同發表「四項聯合對策」聲明,包括紓困規模、強化自行研發關鍵技術、啟動全球貿易談判、召開國是會議等重大說明。國民黨不只質詢鋒利,更提出具體方向與施政建議,展現出比執政黨更強的行動力。

反觀民進黨,除了政治操作還是政治操作。在這場關稅風暴爆發的同一週,民進黨立委與黨內輿論主力幾乎無一不在炒作「罷免」、「杯葛」、「反對黨阻撓行政」的話題。

預算凍結問題,更是一面照妖鏡。國民黨依法行使監督職權,凍結部分中央部會預算,要求行政單位提出合理報告與執行方案。但行政機關根本不想處理,甚至連最基本的報告都懶得送。原因很簡單:民進黨根本不想解凍,它們需要這場對立延燒,用來掩蓋它們在真正施政議題上的無能與怠惰。

當國民黨還在思考如何保護產業、如何穩定市場,民進黨已經急著把所有社會矛盾都推給反對黨,把本應理性討論的經貿議題,變成充滿仇恨與鬥爭的政治秀。這種政黨,不再是執政黨,而只是以權力為目的的選舉機器。

此時此刻,誰才是真正為台灣人民著想的政黨?答案不言而喻。

當人民面對產業危機、企業憂心外資出走、基層家庭可能承受物價波動壓力時,我們需要的不是話術,而是行動;不是對立,而是合作。但民進黨卻選擇了逃避與操弄。在這樣的亂局中,國民黨反而扮演了更像執政黨的角色,堅持提出政策、捍衛經濟命脈、要求執政負責。

台灣不能再被一個只會拚選舉、不顧人民的政黨拖下去。當民進黨一再證明自己只會操作、拒絕承擔責任時,國民黨已經用行動證明——誰才是真正在為人民努力的政黨。 (相關報導: 謝錦芳專欄:愚蠢的代價 更多文章

*作者為政治大學政治系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