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楊建業觀點:和川普對視,誰先「眨眼」?

筆者認為,特朗普以極端高關稅手段挑戰全球供應鏈,迫使各國面臨妥協與反制的抉擇:集體行動才能有效抵禦其政策風險,否則將再度走向昔日帝國主義的黑暗局面。(AP)

川普此次對全球發動的貿易戰,無論出於什麽目的,都對全球經濟危害不淺。嚴重擾亂了全球生產鏈和供應鏈不說,還有可能導致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經濟萎縮衰退。被視為是向全球發動了一場沒有硝煙的「三戰」。而多數亞洲國家和地區都處於供應鏈上端,出口占本國GDP權重甚大,損失尤大。

那麽,受害國和地區該如何應對這場關稅戰呢?《聯合早報》分析有三種可能:一是全世界集體妥協,期望通過談判川普會取消高關稅;再就是全世界團結起來,集體硬杠美國,美國面對高通脹,只好讓步;三就是經濟體量較小、高度依賴對美貿易的國家或地區會向美國妥協,而經濟規模體量大底子厚的國家則會奮起反制美國,逼迫美國讓步。

先看第一種辦法。要美國關稅上做點讓步不是不可以,但川普說了,除非能給他「驚人的好處」。什麽樣的好處才算「驚人」呢?或可從前些日子美國提出的烏克蘭礦產協議新草案中看出點端倪。據彭博社3月28日報道,此協議令烏議員直呼「簡直太恐怖了」。除了早期提及的那些礦產外,幾乎涉及烏克蘭全境的所有原材料,包括石油、天然氣和鐵礦石等統統盡入美國囊中。這種吃肉都不帶吐骨頭的極限勒索,又有哪個國家或地區願意如此窩囊地讓川普這樣予取予求呢?

當然,也有例外。如台灣。面對川普對台灣施加的32%高關稅,賴清德第一時間表示,他不僅不會報覆美國,而且還要加大對美國的投資;若和美國談判,可從台灣單方面對美國零關稅談起,還要幫美國「排除所有非關稅貿易障礙」;增加防務預算(即多多高價購買美國武器)等等。那對美國又有什麽要求呢?連提都沒敢提。還沒談判,就亮出底牌。等於是未戰先降。但台灣即便把台積電全數送給美國,能否達到川普「驚人」之標準,也不好說。

但如此一來,請問這個世界上還有規則嗎?如果都對美國這樣的霸淩妥協,世界勢必又重新回到十九世紀的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的叢林時代。真到了那一步,都別再抱怨大國的以大欺小,以強淩弱,世界的不公道了。

第二個辦法,即大家集體硬杠美國。雖是好辦法,卻不易遂行。主要是人心不齊,各敲各的鼓,各吹各的調,各揣各的小九九,難成大事。但也並非絕對不可能。如果川普再這樣對各國持續極限施壓下去,使得大家都沒有退路和活路,就有可能迫使各國抱團取暖,集體應對。不要說世界所有國家,只要幾個大的經濟體,如東盟、歐盟等,幾個大的國家,如中國大陸、加拿大等,能夠有效地先是內部協調後是與其他經濟體聯合行動,實行多邊貿易機制保護,就足以讓川普喝一壺的了。 (相關報導: 夏珍專欄:天不佑台灣 更多文章

最近中國大陸罕見召開中央周邊工作會議,發出的就是這樣的信號。東盟也不斷發出「強化區域合作應對關稅威脅」的聲音。何謂「強化區域合作」?就是區域經濟體內,盡可能實施體系內循環;不同經濟體之間,也盡可能消除彼此之間的貿易障礙,互相開放,進行外循環的意思。的確,這個世界沒有了美國,難道大家就不過日子了嗎?與其與美國煞費苦心地談什麽零關稅,不如自己彼此之間先實行零關稅。對台灣而言,消除與大陸的各種貿易障礙,就是最便捷最有效紓困的好辦法。不過,是否組成關稅抵制聯盟,歐盟、日本等國,目前還在觀望之中,似乎還沒有下定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