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泰麟觀點:老大哥變臉大流氓,能讓美國再次偉大?

2025年4月2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玫瑰園宣佈新關稅。(美聯社)

國難當前、台股雪崩。

愚人節過後,美國Trump政府啟動核彈級的貿易戰,造成全球股災。關稅核算方式粗暴而簡捷,戰略目標在於迫使全球製造業回流美國。

以台灣2024年對美國出口1,163億美元佔出口總額1/4,自美國進口424億美元,貿易順差為739億美元,晉身骯髒六國,將被課徵 32% 關稅(即739/1163/2=32%)。因應之道不外是「增加對美投資、擴大對美採購,開放台灣市場」等選項。其中對美投資須包括半導體等先進領域,大型軍工一體化項目,重點投資美國進入其國防供應鏈,提升美方產能,加速軍事採購回銷台灣,並納入貿易統計,縮減帳面上的順差。

美債如脫韁野馬破36兆美元,要重整財政紀律,避免破產,以關稅與匯率手段平衡貿易逆差,美國歷任總統最有這方面經驗的非Trump莫屬,因為他一生有六次破產重整的經驗(1990-2009),只是這次玩很大,以全球的經濟秩序當賭注,拿美國納稅人當擋箭牌,向全球貨品徵收高額的過路費。

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讓美股三大指數當天同時重挫,道瓊工業指數更是狂洩1600多點。(美聯社)
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讓美股三大指數當天同時重挫,道瓊工業指數更是狂洩1600多點。(美聯社)

Trump不時指控被他國霸凌佔便宜,原是創設WTO的世界經濟秩序維護者,搖身一變成為遊戲規則的破壞者。而美國與132個貿易對手國的關稅,僅有67%的貨品項目,對手國課徵比美國還高的關稅,並且稅率均差僅12.3%。這次美國片面漫天要價,所謂的Reciprocal對等關稅,看來一點也不對等。

嚴謹地說,沒有任何他國能偷走美國的產業,這是美國企業以追求利潤為天職,數十年來的外包及產線外移,以提供物美價廉的產品、服務美國人民的必然結果,而真正受惠的是美國的消費者。為貼近市場,有能力到美國設廠的大型企業,該去的大多去了,但也不是所有的行業都適合在美國製造!

以半導體及資通訊領域,美國的技職體系短期內並無法訓練出市場所需的技術勞動力,相關的勞動條件也不具備。唯有揖注更多資源讓其本土的製造業更加智能化,當人機協作的效能勝於低廉的人海戰術時,美國才會再次偉大。

台灣是出口導向的海島經濟,沒有本錢像中國以報復關稅跟美國對著幹,除以政策支撐出口產業,增強國內產業韌性外,當務之急則須比照CPTPP規範,調降不合理的進口稅(一般貨物降為1.1%、車輛17.5%降為2.5%),及不合理的貨物稅,以此基礎與美方推展零關稅的談判。為回報1950-65年間美援對台灣經濟的重大貢獻,不妨以每年順差外匯孳息為基數編列特別預算,不排除以負數關稅積極協助、補貼美國商品進入台灣市場,滿足美方的期待,當作進出白宮的敲門磚。 (相關報導: 風評:國難當前,子彈還能飛多久? 更多文章

*作者為工程系統集成業者,曾任IMD世界競爭力評鑑委員、中華民國南科產經協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