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總統川普拋出對台灣商品加徵32%高額關稅的重磅炸彈,彭博社(Bloomberg)預測此舉恐讓台灣GDP大減3.8%,不少企業更已接到撤單通知,甚至預告無薪假與裁員、關廠潮將接踵而至。這是台灣真真切切面臨的「國難當前」,不是選舉語言,不是空泛標語。但令人痛心的是,賴清德總統神隱三天,整個民進黨政府依然沉醉在大罷免的政治惡鬥中,民生經濟干我何事,連基本的「應變」都做不好,遮羞布一掀,就剩下一副無能的真面目。
離譜的是,當台北市長蔣萬安主動啟動跨縣市合作、召開市長會議、實地走訪進出口公會與內湖科技園區、盤點政策工具與高衝擊產業時,卻被某些民進黨籍人士反嗆「刷存在感,很瞎!」、「這是因為財劃法修法才讓地方自找惡果」。請問,當企業正在撤單、工廠準備裁員、民眾憂心物價時,民進黨還是只在乎政治鬥爭,最終的目的仍想將整個風向導向大罷免,這樣的發言到底是什麼心態?而這塊遮羞布也暴露民進黨最真實、最醜陋、最骯髒的樣子,在國難當前仍只顧政治遊戲,有這樣的政府,實著是中華民國的悲哀。
蔣萬安市長已經點出重點:「關稅談判是中央職權,我們地方政府的責任,就是積極盤點減緩衝擊的工具。」今天地方首長願意出來面對,是因為他們在第一線接觸企業、感受市民壓力,為了讓人民少受一點傷,才會在連假期間召開應變會議、主動打電話給北北基桃三市市長協調政策。這種積極應對,怎麼會被扭曲成「搶功」甚至「多事」?難道在民進黨眼中,地方政府就應該坐著等災難來襲、然後把責任推回中央才叫「合作無間」嗎?
台灣不是沒有能力,是被錯的人領導著。從疫後復甦,到晶片政策,到這次的關稅風暴,每一次重大挑戰,民進黨政府都「先否認、再拖延、最後卸責」,反倒是地方首長如蔣萬安這樣,拿出實質作為、真正設身處地為企業和人民找解方。
據了解,台北市府不但啟動企業意見彙整平台、建立中小企業輔導窗口,還結合四市合作平台擬定對策。蔣萬安市長更明確指出,應該重新檢視未來兩年重大工程對進口物料依賴度、提前應對物價波動,甚至主動提出將產業數位轉型、外資招商納入應變藍圖。這不是空泛的「五個策略」,是拿出可以執行的工具包。
所以,這波關稅震撼教育,正是揭開民進黨「治理無能」的最後一根稻草。
前些陣子,民眾畏於青鳥們到處出征的綠衛兵行徑,台灣社會籠罩戒嚴風氣,不敢輕易表態不滿民進黨政府執政的態度。但如今,川普的32%關稅數字,燒起了全台人民心中熊熊的怒火,再也看不下去民進黨不顧民生、只顧鬥爭,內心只想問:中央政府究竟還要裝睡到何時?
當中央連一張有戰略的談判藍圖都拿不出來、還只會將危機歸咎於對岸與國際「打壓」,甚至用側翼的嘴批評地方刷存在感、搶功時,我們早該明白:他們早就不在乎民眾過得好不好了。
「國難當前,沒有內耗空間。」團結才是真的。這句話不是口號,而是行動的指南。只可惜,目前真正做出行動的,並不是那個理應替台灣發聲的中央政府,而是那些在第一線,還願意為人民挺身而出的地方首長。 (相關報導: 林士傑觀點:川普貿易逆差稅年年對美輸血,台灣做好準備了? | 更多文章 )
*作者為進出口貿易從業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