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票房至今仍未破億的迪士尼真人電影《白雪公主》又出事了,這次還是左翼開炮。英國主流媒體揭露迪士尼真人電影引發的環保爭議,為這部已陷入困境的作品雪上加霜。碳足跡分析顯示其污染程度觸目驚心,加劇了影片面臨的商業危機。
據英國左派媒體《衛報》4月6日的報導,迪士尼真人版《白雪公主》的碳足跡驚人地超過了動作電影《玩命關頭》最新一集,為這部表現不佳的真人電影又增添一筆負面新聞。《衛報》引用對超過250個迪士尼電影拍攝場景的環保分析顯示,自2019年英國開始實施電影環保報告要求以來,《白雪公主》與《小美人魚》成為所有在英國拍攝的迪士尼電影中污染最嚴重的兩部作品。
電影碳足跡遠超行業標準,環保數據引發關注
環保專家指出,這兩部電影加起來的碳排放總量竟比伯明罕機場和盧頓機場一整年產生的還要多。更驚人的是,即使只計算單部電影,其排放量也超過了布萊克浦歡樂海灘和倫敦O2體育館全年的碳排放。
在英國拍攝的電影碳排放量是以「二氧化碳當量噸數」(tCO2e)作為計算標準。根據《衛報》報導,一位接近迪士尼的消息人士去年透露,大型商業片的標準碳排放量通常約為2600噸。然而,《小美人魚》的實際排放量達到了5127噸,幾乎是標準值的兩倍,而《白雪公主》的排放量約為3153噸,比標準高出62%。
這些數據引發了環保組織和媒體的廣泛關注,質疑好萊塢大片製作過程中的環保責任問題。隨著氣候變遷議題日益受到重視,電影產業的碳足跡已成為公眾和媒體監督的焦點。
環保問題只是《白雪公主》面臨的諸多挑戰之一。這部真人電影從籌備階段就爭議不斷,主演瑞秋.曾格勒(Rachel Zegler)也多次捲入公眾爭議。迪士尼在是否要政治正確地修改七矮人形象的決策上數度變更立場,態度搖擺不定。
爭議不斷,女主角公開言論引發觀眾反彈
更具爭議性的是,主演曾格勒公開批評原版《白雪公主》所體現的傳統價值觀,並對特定政治立場的觀眾群體發表了尖銳評論,這引發了大量潛在觀眾的強烈反彈。在社交媒體上,這些爭議迅速擴大,導致電影在正式上映前就已積累了大量負面評價。
這部翻拍1937年動畫經典的真人電影經歷了長達一年的延期上映波折,最終於3月28日周末在北美上映,然而票房表現極為慘淡。首映周末僅收獲4300萬美元票房,遠低於今年2月業內預估的8500萬美元目標。
目前業界分析指出,《白雪公主》可能成為迪士尼近年來的票房大地雷,估計將使公司承受高達1.15億美元的虧損。這一慘淡表現也讓迪士尼真人翻拍戰略面臨嚴峻考驗,同時引發了業界對於如何平衡商業利益、創作自由與環境責任的深入討論。
責任編輯:許詠翔
更多風傳媒獨家新聞:
‧ 韓國啦啦隊正妹意外引發「反反胖」 (相關報導: 許詠翔觀點:多元暴虐─當性感代名詞成為霸凌對象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