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撤出中國!緊急甩賣資產,近500億投資全給別人

貝萊德撤出中國市場。(圖/THE WALL STREET JOURNAL)

中國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外資信心不再。全球最大資產管理機構貝萊德(BlackRock)近期接連出售位於上海的主要不動產,更將中國與香港從其亞洲房地產基金的投資名單中剔除,動作之大,等同正式向中國房市告別,引發市場震撼。

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出售中國房產

《南華早報》今年2月披露,貝萊德旗下基金無力償還一筆金額達7.8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35.8億元)的貸款,最終將位於上海陸家嘴濱江廣場的兩棟辦公大樓移交給渣打銀行。報導指出,儘管貝萊德願意以購入價7折出售資產,仍乏人問津。

緊接著,3月底又傳出貝萊德計劃拋售其在中國的最後一項主要不動產——位於上海普陀區長壽路、樓高27層的「Trinity Place」辦公大樓。知情人士透露,出售價格為9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41.3億元),與2017年收購價相比,折讓幅度高達34%。

不只賣樓!貝萊德基金撤出中國市場

事實上,貝萊德早已逐步撤出中國市場。根據《Private Equity International》2023年12月的報告,貝萊德在籌組第六檔亞洲房地產基金時,首次明確將中國與香港排除在投資範圍之外。該基金募資目標達15億美元(約新台幣499.6億元),預計於2025年完成募資。

親中形象反轉!索羅斯早預警「悲劇性錯誤」

貝萊德過去曾被視為華爾街對中最友善的資產管理公司。2020年中國放寬共同基金與證券外資限制後,貝萊德迅速擴大在中布局,2021年成為首家在中國開展全資基金業務的國際資產管理機構。執行長芬克(Larry Fink)更曾高調宣稱「中國是貝萊德最大的機會之一」。

然而,美中關係迅速惡化。金融巨鱷索羅斯(George Soros)曾警告,貝萊德押注中國是「一場悲劇性的錯誤」,強調中共「共同富裕」政策對外資極不友善,並警告「外國投資人將面臨殘酷的覺醒」。

美國17州總檢察長集體施壓,批貝萊德掩蓋台海風險

貝萊德對中國的投資態度也引來美國官方關注。去年美國17位共和黨籍州檢察總長聯名致函,指控貝萊德未如實揭露中國風險,包括中國作為「外國對手」的定位、侵台可能性等地緣政治敏感議題,招股書用詞被批「淡化真相」、「誤導投資人」。

信中直指貝萊德的中國ETF與新興市場ETF市占率居高,卻在風險揭露中混淆視聽,將中國與美國盟國並列,錯誤掩蓋兩者在政治與軍事風險上的巨大差異。檢察總長更批評,貝萊德未充分揭露中國可能侵台的風險,即便美國軍方早已警告習近平可能在2027年前出兵台灣

對此,貝萊德發出聲明反駁部分指控,並強調其投資說明文件已明確揭示中國與台灣的領土爭端,亦提及潛在的地緣政治風險。

「中國支持俄羅斯」讓芬克態度轉變

2024年10月,芬克在德國柏林出席會議時語氣明顯轉變。他指出,俄烏戰爭爆發後,中國對俄羅斯的經濟支持令人憂心,並呼籲企業應重新評估與中國的合作關係,「中國正支持我們的敵人,這應該是有代價的。」芬克更表示,全球企業應將與中國合作的風險視為與「流動性陷阱」同樣重要的評估項目。

中方怒斥李嘉誠賣港行為

貝萊德近期還牽涉另一宗敏感交易——李嘉誠家族將全球43座港口出售給由貝萊德主導的財團。消息一出,美國前總統川普立即稱此為「美國收回巴拿馬運河的象徵」。但此舉卻引來中國官方強烈不滿。 (相關報導: 早撤出中國也沒用!台灣1類企業「已虧數十億」,幾百間公司未來2年陷史上最低潮 更多文章

中國官媒連番批評李嘉誠家族「見利忘義」,指控其在美國壓力下「背叛國家利益」。分析認為,此次港口交易事件不僅加深了李嘉誠與北京的裂痕,也讓貝萊德與中國之間的摩擦更加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