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川普關稅攻擊─誰才是邪惡國家?

美國總統川普在共和黨眾議院全國委員會(NRCC)發表談話。(美聯社)

當川普高舉「反對邪惡國家」的旗幟,對包括中國、越南、德國、日本、韓國甚至台灣祭出懲罰性關稅,聲稱這些國家「長年佔美國便宜、賺我們的錢」,很多人拍手叫好。但如果我們撇除情緒,從事實與結構來看,問題其實不在於誰賺誰的錢,而是---誰在用全球的錢維繫自己的霸權,卻從不打算還?

被說邪惡的,是出口靠實力的國家

中國、越南、德國、日本、韓國、台灣這些所謂的「貿易順差國」,出口強勁,確實長期對美貿易賺取巨額外匯。然而這些順差背後,是數十年來的產業升級、教育投資、技術研發與勞動密集製造。

這些國家並非偷美國的錢,而是靠實力提供世界需要的商品,滿足美國消費者的選擇。

川普卻將之簡化為「你賺了我們的錢=你欺負我們」,然後用高關稅、制裁、科技圍堵作為懲罰工具。這樣的邏輯若成立,是不是只准美國賺全世界的錢,卻不准世界賺美國的錢?

被忽略的事實:美國欠全世界最多錢

截至2025年,美國聯邦政府債務已突破36兆美元,而其中數兆美元是由其他國家央行透過購買美債持有的資金。這代表,美國長年透過「舉債發債」的方式,用全世界的錢來發展自己的基建、軍事、科技與社會福利。

更關鍵的是,美國並沒有認真準備償還債務,而是持續以印鈔方式支付利息、用新債滾舊債,靠著美元霸權把這個龐氏騙局延續下去。

各國被迫買單,而不是自願買單

川普常說:「全世界都搶著買我們的債,因為美國值得信任。」但實際情況是---全球不是願意買美債,而是被迫買美債。

國際貿易以美元計價,全球外匯儲備制度高度依賴美元體系,若一個國家不持有美債,將面臨:

1.本幣升值、出口受阻;

2.國際資金撤出;

3.被排除在全球金融結算體系之外。

這不叫信任,這叫系統性綁架。各國央行就像在綁架勒索下交保護費,買債只是避免自己被金融制裁或資本外逃的一種「避險行為」。

制裁加稅,是變相逼債展延

川普對外課重稅、設科技禁令、要求盟國「公平分擔國防費用」,說白了,本質都是在利用美國的政治與軍事壓力,逼迫他國讓步、展延美債風險。

說白了,就是:你不繼續幫我還錢,就讓你痛;你不接受不平等條件,我就制裁你。這不是經濟談判,這是金融勒索。

誰才是邪惡國家?

當一個國家用全世界的錢發展自己,卻從不打算還;當它利用軍事與貨幣體系控制他國,讓對方無法不配合;當它還反過來指責出口國「佔便宜」、「邪惡」、「必須被懲罰」;那麼問題不再是誰貿易順差、誰賺誰的錢,而是:「誰在用系統性力量霸凌全世界?誰在讓別人為自己的債務錯誤買單?」

今天,真正該被審判的,不是那些靠實力出口的國家,而是那個早已習慣了「發債霸權」,卻還在用道德口號掩蓋掠奪本質的超級強權。

諷刺的是,美國一方面向全世界舉債,另一方面卻拿這些國家借給它的資金回頭購買它們的產品,從半導體到汽車,從日用品到高科技設備,形成龐大的貿易逆差。但川普卻將這種正常的經濟循環描繪成搶劫,指控出口國「賺了我們的錢」、「搶走了美國的工作」,甚至貼上「邪惡國家」的標籤。這樣的謬論,如今竟被包裝成「美國優先」的正義語言,反覆出現在川普的國際談判與政策推動中。

全球各出口國恐怕都想問:「你拿著我借你的錢,來買我的東西,借的錢也沒打算還,竟然還指稱我是邪惡國家,大賺美國人的錢?」

究竟,是誰在不勞而獲?誰在把世界當提款機?誰才是真正的邪惡國家? (相關報導: 風評:國難當前,子彈還能飛多久? 更多文章

* 作者為民間觀察者,關察政經與全球動態;以個人經驗,提出獨立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