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台灣少子化現象愈演愈烈,對各級學校造成深遠衝擊,尤以私立高中職最為嚴重。學生人數銳減、財務壓力沉重,使得部分曾經風光一時的學校也難逃退場命運。近期又有5所私立高中確定停招或停辦,引發社會關注與地方討論,顯示教育結構正面臨劇烈轉型與重新洗牌。
近期宣告退場私校:大慶商工、大成高中、鳳和中學、新榮高中、協志工商
彰化大慶商工因財務困境,在2023年列入教育部退場輔導名單,雖然近期補足資金缺口並提出申請續辦,但未通過審查,確定於114學年度停招、學年末停辦。學校目前仍有約129位學生與5個職科,校方仍努力爭取最後一線生機。
苗栗大成高中則因財務與招生雙重壓力,在2023年被列入專案輔導學校,曾有過欠薪欠款爭議,因未在改善期限內達成標準,教育部於2025年初拍板將於114學年度後正式停辦。
台南鳳和中學創校63年,與興國並列過去的「台南明星私校」,在高峰期學生數突破3000人,但隨著升學制度變革與少子化影響,招生狀況逐年惡化。該校自2021年即已停招,三年內未能成功轉型,也未轉為文化或社福用途,依規定解散並進行法人清算。
台南新榮高中曾是籃壇名校,在HBL高中籃球聯賽中五度闖入決賽,並於94學年度奪下冠軍,培育出張宗憲、張容軒等職業球員。近年來因招生不振,2023年列入專輔學校,至今學生僅剩9人,全校師生合計僅19人。校方仍希望能爭取寬限期,但教育部已做出退場決議,昔日體育榮光也將成追憶。
而嘉義協志工商創立於1970年,曾是地方工科與職業教育的重鎮,校方曾規劃轉型為社區大學,但因地變更法規問題難解,最終於2022年正式走入歷史,導致160位教職員失業。董事會原先擬將價值20億元的校地捐給國立中正大學,合作打造新校區,但最近傳出破局消息,由於建物老舊、欠缺使用執照與高額修繕成本遭到婉拒。
興國高中轉型中信國際高中
另外,轉型成功的例子則有位於台南新營區的興國高中,創校於1962年,由知名數學名師趙景霖創辦,曾以「北有建國,南有興國」為辦學願景,全盛時期學生人數逾3000人,是南台灣升學名校代表之一。憑藉升學導向課程與明星師資,吸引無數家長趨之若鶩。然而,隨著台南縣市合併後大新營區人口外移,加上少子化衝擊,招生日益困難。近年來學校積極尋求轉型之道,最終與中信銀行合作,將改名為「中信國際高中」,推動國際課程與雙語教育,規劃設立國際菁英班,期望以精緻化教學模式延續校譽。 (相關報導: 台灣1產業「被宣判死刑」!關稅戰中國恐靠免運傾銷,本土企業面臨倒閉潮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蔡惠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