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科系繁多,學生們都會根據興趣、專長或畢業出路選擇志願。近日一名男網友分享自己從電機系轉讀醫學系,他認為,醫生是一個景氣差也不怕被裁員的職業,雖然薪水沒有比工程師高,但未來10年的前景會更好。貼文曝光後便引發網友熱議。不過,近來也有醫學生接連發聲,直言「後悔選醫」,並點出台灣醫療環境的現況與壓力。
放棄電機資工系!他改念1科系「薪水穩定、不怕景氣差被裁員」
一名網友在Dcard發文表示,自己曾就讀電機系一年,後來決定轉讀北部醫學系,他認為,未來10年醫師在整體表現上優於工程師,他指出,2015年至2025年全球景氣表現強勁,帶動電資與醫學領域發展。
他進一步解釋,當經濟景氣轉弱時,各產業皆面臨裁員與資產縮水風險,相較之下,醫師擁有穩定收入與高度職業保障,受景氣波動影響較小,因此他認為轉攻醫學是一項更穩妥的選擇。
貼文曝光後,許多網友紛紛留言表示,「家人現在四十幾歲年紀,當醫生曾經歷過2009年那段金融海嘯,好長一段時間在大醫院四大科領主治醫師薪水15萬,扣完所得稅和一些項目,每個月剩13萬可以用」、「最嚴重的時候是covid19疫情期間,開診所的另外幾個家人,診所收入跌的很慘,還得付護理人員的薪水,整個只能用個慘字來形容。我想,科技業如果不景氣,最不得已的情況就是出國工作,台灣頂大生出來的科技人才,應該是很搶手。 醫師執照沒辦法出走工作的」、「不是要反駁你,只是看到你形容不會被裁員這句話,我覺得要修正一下 當然,醫院不會趕人,只是院長會一直恐嚇你,業績沒到,就扣你的保障薪,等你被恐嚇多次一點,一種解決方式就是,很無良的跟病人推薦自費項目,另一種解決方式就是離職」、「在COVID-19 期間,一個耳鼻喉科診所醫師豪宅房貸差點付不出來」、「健保總額綁定GDP,自費市場要看景氣循環,收入沒影響??只是不用擔心裁員失業好嗎?不代表收入沒影響」。
先前也曾有醫師發文揭露了醫療行業的艱辛與現實,他表示,小時候認為朝九晚五的工作很辛苦,沒想到當醫師後月值8班,從早上7:30的晨會工作到隔天中午11:30,打卡時數幾乎都在30小時左右,晚上也時常被電話「轟炸」,另外,當多床病人同時出現緊急狀況時,壓力更是巨大,醫師必須在多個樓層間來回奔波。
他指出,「年收入稅前120萬看起來還行,但還是被牙醫科技業按在地上摩擦,重點是生活品質超級差」,即便是休假日,依然無法完全休息,這番經歷讓他反思自己當初為何如此拼搏,直言「滿頭問號不知道當初那麼努力拼搏到PR99的自己到底在幹嘛?被社會、被師長洗腦,都說考上醫學系後人生海闊天空,他們也沒當過醫生啊我怎麼會相信這些X話」。 (相關報導: 醫生、工程師不是首選!女生最想嫁8大職業公開,第一名跌破眼鏡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林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