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祭出哀鴻遍野
美國的關稅解放造成全球金融市場血流成河,而臺灣長期當美國的禁臠,並早已奉上臺積電創造美國史上最大外來投資案,是川普上任以來唯一政績,儘管給足了川普面子,但是卻讓原本要大家安心的賴政府臉上無光,臺灣依舊被美國增課高達32%的關稅、比主要競爭對手日本韓國還要高,僅次於越南、泰國以及大陸。而全球股市也以連續兩天大跌來回應美國關稅的解放,上週短短兩天道瓊工業指數合計跌幅3910點、9.5%,納斯達克指數則是大跌了2012點、下跌了11.8%,美國主要指數紛紛跌破了去年8月5號的低點,但反觀其他各國的股市跌幅相對較小,大都距離去年八月低點還有一段距離,尤其是香港恆生指數及中國股市,甚至都還在相對高檔、跌幅相當小。這似乎意味著川普的政策相較於其他國家,可能對美國會造成更大的傷害,不禁讓人懷疑川普的關稅政策究竟是讓帝國加速毀滅還是再次偉大?
政策宣布前美國各階層已出現恐慌
我們就以美國引以為傲的蘋果手機為例,iPhone手機幾乎沒有在美國本土生產,即使蘋果近期回應川普的政策宣佈在德州休斯頓建設AI伺服器工廠,這項投資依舊跟iPhone手機的製造毫無關係。而川普的政策導致蘋果手機的成本將會大增53%,售價可能必須大漲40%才能夠保有原本的獲利,暴增的成本如果轉嫁給消費者,很可能讓一部高階iPhone 手機從原價1,599美元(相當於52,000台幣),在調漲40%之後價格可能逼近2,300塊美元(約76,000台幣)。所以在關稅宣布前美國已經出現了搶貨潮,有人形容這就像是末日景象在美國慢慢的浮現,美國民眾開啟了瘋狂的囤貨模式。2020年美國消費者錯過因新冠疫情導致物價上漲前的搶購機會,所以這一次學乖了、知道要提前囤貨,儘管經濟學家呼籲美國的消費者,關稅的提高可能只會提高農產品、服裝、電子產品、汽車以及部分商品的價格,但是經濟學家終究是理論派,對人性的變數往往就會忽略了,因為即使是美國境內生產的貨品也有可能會趁火打劫跟著漲價,狠撈一筆之後甩鍋給關稅政策,所以美國民眾當然會全面性的搶購。而在經濟衰退的預期下,國際投資機構紛紛以拋售美國資產、並開始轉移資金到美國境外作為因應,這就是美國股市為何連續兩天大跌的主因。
(相關報導:
川普關稅亂拳終將打到自己?楊永明預言:供應鏈從圍堵中國變「全球減美國」
|
更多文章
)
弄巧成拙反傷美國
川普的目的無非就是要藉由增加關稅的壓力讓更多國家的企業效法台積電到美國去投資、設廠,然後製造美國境內更多的就業機會,例如台積電對美國的投資就可以為美國本土創造上萬個就業機會,另外還希望可以吸引更多的資金到美國作長期投資,而不是像以往只有投機的熱錢在美國流竄,例如炒股的資金,因為除了證交稅收,這樣的資金對一個國家的經濟通常沒有多少幫助,不過就是把一個國家的股市當成合法的賭場罷了,所以川普的出發點當然是理想的,但問題是美國的高物價、高薪資、高消費水準的環境,加上長期浮濫的福利制度以及嚴重的貪污,目前只是靠暫時還是國際主要流通貨幣的美元在做支撐,就像台積電前董事長張忠謀所說的,台積電到美國投資成本會提高非常多、員工也不會像台灣的工程師如此勤奮,根本就無利可圖。所以川普這樣極端的做法,連殺雞取卵都稱不上,因為各國企業並不會因此而傻傻地到美國設廠、幫助美國改善就業跟經濟,美國要面對的恐怕是盟國的聯合抵制,而呼籲全球拋售美債作為報復聲起,更讓人擔憂美元風暴是否因此被引燃。其實如果投資美國符合企業利益,根本不需要關稅政策,企業早就一窩蜂搶著到美國卡位設廠,美國自身根本的問題沒有解決,就動輒以霸道的經濟手段脅迫,不僅成效有限,更可能對美國造成更大傷害。
關稅政策加速帝國衰退?
當然,等到全球股市跌無可跌、跌深反彈的時候,對經濟毫無幫助的投機炒作資金就會再度進場炒股,各國政府為了維持政權、維持榮景,也只能默許這樣的行為,甚至還會推波助瀾跟著一起炒股,把股市上漲的假象當成是政績、營造非理性繁榮,這一點臺灣的政府倒是發揮的淋漓盡致。但這只是一次又一次的製造貧富差距擴大。而這次的股災,市場多以2020年3月的股災來做比對,全球股市同樣是以急跌反應,但是否也會像2020年3月那樣,很快吸引長期投資的資金進場呢?個人持比較悲觀的立場,新冠疫情是非經濟因素,但是這一次卻是人為的經濟因素,甚至可能會危及美元在金融市場的地位,所以在川普還沒有下臺或是川普尚未因壓力而有所改變之前,短時間內恐怕無法解除市場對經濟衰退的疑慮,連帶美國的經濟、治安及財政恐怕會更加敗壞,或許美帝國的衰退已成定局,而川普看似要力挽狂瀾,卻可能變成對已經病入膏肓的美國又重重踹了一腳,因此接下來全球,尤其是過慣好日子的歐美國家,將會面對消費意願下滑、企業減產、投資保守、通貨緊縮、經濟衰退的日子。所以美國乃至於全球股市連續幾天的大跌,就是在反映未來這個趨勢。唯一的好處是,將來因為通貨緊縮,市場為了刺激消費物價會下滑、東西會變便宜。
川普再次意外為中國創造契機?
這時候可能有人會問:「前面才說蘋果手機可能會貴4成,怎麼現在又說東西會變便宜呢?」這就是蘋果這類型大企業接下來的難題,所以蘋果的股價立刻開始反映未來的趨勢而大跌。未來蘋果手機要麼維持原本的價錢,但是銷量必定會大減,然後獲利大衰退,所以股價就先以大跌反應。另一個對策就是降價求售,但是即使銷售量不變甚至銷售量提高,可是因為成本大增53%,利潤必定大幅縮水,所以獲利依舊會大衰退,當然股價一樣要以大跌提前反應。那究竟蘋果手機是會變便宜還是變更貴呢?如果大家收入變少、都減少消費了,價格怎麼上得去?所以在未來一段時間如果關稅政策沒有改變,蘋果手機得降價才能維持營收,因為蘋果的供應鏈製造商譬如說鴻海,恐怕短時間內不會願意跑去沒有高關稅壓力的非洲設廠,而且設廠、遷廠要花很大資金,還有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的培養,都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
(相關報導:
川普關稅亂拳終將打到自己?楊永明預言:供應鏈從圍堵中國變「全球減美國」
|
更多文章
)
所以蘋果當然只能繼續把大部分生產線留在中國,這時候性價比高、功能不輸蘋果的手機品牌可能就會開始分食蘋果手機市場,請問全球有哪個國家的手機有這樣的實力?不用想也知道就是全球市佔率在前十名以內的多家中國品牌手機,所以這一次的關稅危機在國際政治上、產業上,或許對中國是一個大好機會,這也是為什麼剛剛前面提到中國股市在最近全球股災的過程當中卻相對抗跌的主因之一。因為中國有14億人口,遠遠高於美國的3.4億及歐盟的5億人口,有如此龐大的人口紅利、自成一個相當於北美洲、南美洲、歐洲人口總和的消費市場,傷害相對當然較小。所以中國在第一時間就宣佈回敬美國的商品加稅34%,這就是大國的底氣,看看美國的網紅甲亢哥最近在中國所到之處驚歎連連,節目流量檔檔數百萬起跳、有好幾檔節目甚至是數千萬,全世界都想跟中國做朋友,就只有民進黨跟美國政府要把14億中國人當敵人,尤其是同血緣的、不斷受惠大陸經濟紅利的臺灣,更不應該。美國甚至還下了禁愛令,禁止美國駐中國的人員跟中國的公民戀愛,這對於標榜自由民主的美國而言無疑是開民主倒車,曾幾何時號稱文化大熔爐的美國,在中國面前變得如此沒有自信?
台灣潛藏巨大危機卻視若無睹?
而臺灣方面,賴政府信誓旦旦地聲稱台美關係目前是處於有史以來最好的時刻,但是關稅的公佈重重的打臉執政當局,不禁令人感歎為何臺灣總是要當美國的應聲蟲?台積電被迫到美國投資3兆甚至是6兆的台幣,賴政府卻硬說那是臺灣的榮耀、是民主供應鏈,結果關稅照樣被增加32%,然後6,333億台幣的軍火可以遲遲不交貨,最扯的是臺灣經常引以為傲的外匯存底,竟然有高達92%、相當於17兆的台幣(約5300億美元)都拿去買美債!各位稍微想像一下,如果哪一天美元崩盤,臺灣這17兆台幣的外匯存底令人擔憂,政府部門難道不懂 “分散風險” 如此簡單的道理嗎?當然不是,而是長期對美國卑躬屈膝的奴性使然。而台灣的房價我之前的投稿也說過了,台積電一旦出走部分投資,會帶動產業鏈跟著一起走,連帶台灣也會失去很多工作機會,然後導致房價下跌,這都是目前無法估計的損失。賴清德在美國公佈關稅後第一時間就宣稱說要跟美國強力交涉,結果竟然被發現賴清德的帳號跑到川普X平臺帳號底下留言、要求美國對臺灣要公平互利合作。結果可想而知,被網友當成笑柄,如果說這樣子就可以跟美國總統溝通的話,那外交部真的可以裁撤了,丟臉啊!
面對美國對台課徵32%對等關稅衝擊,總統賴清德透過影片向國人發表談話。(總統府提供)
邊喊團結邊割喉是哪門子團結?
過去這幾個月賴政府從上到下都在跟民眾叫窮,汙衊在野黨勾結中共、給了賴政府創歷史新高的總預算,然後聲稱沒有茶水、沒有衛生紙、沒有錢繳電費、總統府的衛兵沒有錢燒熱水洗澡,結果面對關稅的衝擊,行政院突然變有錢了!第一天就宣佈要補助企業880億來因應美國關稅所造成的衝擊,原本不是哭窮沒有錢嗎?怎麼這時候又有錢了?如果是這樣子的話,我相信臺灣老百姓都希望美國多多懲罰臺灣,然後臺灣的政府就會越來越有錢!是這樣子嗎?今年年初我在文章中有預告,隨著罷免的進度預定8月份之後會進行投票,但是在未來這半年當中,民眾就會發現不斷喊窮、喊政府部門會因預算刪減造成公務停擺的執政黨,照樣有錢可以運作,到時候謊言就會不攻自破。而這時候綠媒還在洗腦、告訴臺灣民眾被課高關稅不一定不好、這代表臺灣有不可取代性,如此唾面自乾的精神勝利法,不覺得很可笑嗎?更可笑的是,值此臺灣面臨重大危機的時刻,賴清德、蔡英文以及民進黨團,竟異口同聲的呼籲朝野要團結,這句話當然是正確的,但問題是,綠營呼籲團結的同時,「罷免」這把大刀卻依舊架在在野黨的脖子上、持續要把在野黨割喉割到斷啊!請問民進黨,這究竟是哪門子團結啊?
(相關報導:
川普關稅亂拳終將打到自己?楊永明預言:供應鏈從圍堵中國變「全球減美國」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