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陳希望我能幫他解惑,便特別訂了一家法式餐廳,邀請我共進晚餐。這家法式餐廳是由知名米其林廚師主持,在業界具有高知名度,而且三個月前才開放預訂,一開放即秒殺,搶手得不行。
法式餐廳vs. 餃子店誰更賺錢?低利潤模式也能創造高獲利
這家法式料理裝潢高雅,食材高級且風味獨特,確實是一個高級的用餐環境。我們用著精緻的餐點,小陳若有所思的說:「郭會你看,我們吃的這一餐,一個人少說也要5、6千,如果利潤抓個三成,餐廳就有很不錯的獲利進帳。」
接著小陳羨慕的說,企業經營就要像這樣子,高級又搶手,利潤又好,這樣的獲利模式才有高盈餘。「不像我們公司利潤率低,競爭又激烈,搞了半天只能賺辛苦血汗錢不說,還要被說是害公司沒有賺錢的元凶。」
法式餐廳vs. 餃子店誰更賺?
小陳公司是專營小型電子零組件的買賣,電子業的買賣利潤率本來就低,大概3%到7%不等。我聽了小陳的感慨,突然靈光一閃,就問他:「你覺得法式料理店比較賺錢,還是餃子店賺錢?」
小陳毫不猶豫馬上脫口而出:「當然是法式料理,你看,法式料理客單價高,利潤想必也很高。」我反問他:「如果照你的理論,餃子店單價低,不那麼賺錢,為什麼滿街都是鍋貼水餃店呢?畢竟不賺錢的生意沒人做。那麼你覺得,法式料理店跟餃子店,它們的獲利模式又有什麼差異?」
小陳想了一下,試著回答我:「餃子店當然也會賺錢,不過賺的都是小錢,不像法式餐廳定價高,可以快速衝高營收,利潤也可觀。」
我告訴小陳,法式料理重在食材和裝潢,且租金費用高,經營成本相對高,因此一定要走高單價模式,這些成本才能回收。反之,餃子店不需要高檔裝潢,租金或折舊等費用較低,所以餃子店單價雖然低,獲利看起來似乎比較差,但還是能有獲利的空間。
「即便如此,餃子店的利潤低,賺的都是小錢也是事實,就像我們公司,利潤低,沒什麼競爭力。」我聽著小陳話中的無奈,知道他陷入一般人都會有的思維,就是低利潤的生意賺不了大錢。於是我提出一個新思維:「其實在企業經營上有一個重要的要素,如果加上它,會加倍增加利潤,也可能降低成本。它是一個魔法,是創造利潤的武器,你想不想知道是什麼?」
小陳一聽眼睛一亮,「到底是什麼?真的有這麼神奇?」我沒有馬上回答小陳,但我告訴他一家滷肉飯的故事。
創造利潤的神奇魔法
有一間位在台北市南門市場附近的小吃店,一天最多可賣出4千碗的滷肉飯,販賣的餐點都是名副其實的銅板美食。這家店從一個月2、30 萬元,到現在每個月有700 萬的營收。
接著我又說:「你看看一整個晚上長達3 小時的時間,這張桌子就只有我們兩個人用餐,如果整個餐廳沒有坐滿,就算客單價再高,餐廳也無法創造漂亮的營收。相反的,一家生意興隆的小吃店,這3 個小時早就不知服務過幾輪的客人了,小吃店就算單價不高、利潤低,但是它短時間就能服務上百個客人,重點就是它贏在速度啊!」
小陳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有點能理解我想要表達的概念。很多企業經營者只重視利潤,卻不知道如何運用「速度」。事實上,速度是一個神奇的魔法,企業經營一定要加入速度,提高銷售速度、轉化速度就會加倍創造利潤,低利潤的公司一定要往這個方向走。
因此本章要說明的重要概念就是:一家低利潤率的公司,究竟要怎麼賺錢?
通常低利潤率公司在所處的產業生態圈中,提供的附加價值較低。附加價值會反映在財務報表上的「毛利率」,附加價值高,毛利率就高;附加價值低,毛利率就低。
以智慧型手機的產業生態圈而言,鴻海、緯創、廣達是消費性電子(如手機)的代工業者。整個生態圈中,設計及行銷在蘋果,晶片設計也在蘋果或聯發科等業者,晶圓製造則在台積電或三星等業者。而鴻海是依照蘋果設計規格進行組裝代工,因此提供的附加價 值較低,故而鴻海等代工業者的毛利率只有5%到8%左右。
也因此,對低利潤率公司而言,必須要好好運用資產,以產生更多的收入及利潤。那麼要如何運用資產呢?就是要讓資產流動,要讓存貨更快賣出,銷售出去,就會產生更多的收入,就會有利潤。
對製造業而言,要讓機器設備流動,就是要讓設備產能滿載,生產更多的產品,並能銷售出去,以產生更多的收入及更多的利潤。對餐飲業而言,要讓店面坐滿,並且提高翻桌率,服務的客人愈多愈好,資產(廚具設備與餐桌)的使用率愈高,收入及利潤自然愈高。
資產的法則很簡單,但是很重要的一句話就是:資產愈使用,愈有價值;愈昂貴的資產愈要多使用,才能彰顯它的價值。在會計的世界裡,低利潤率公司要活用資產來創造利潤有兩個法門,其一是運用資產的「速度」,其二是運用資產的「效率」。
從財務觀點分析鼎泰豐獲利密碼:靠高翻桌、高回流推升營收,以地點與品牌優勢降低店租成本
我們就以鼎泰豐來說明,這個被《紐約時報》評選的全球十大特色餐廳,從小籠包店到成為國際知名餐飲品牌,到底是如何打造出成功獲利的密碼。從財務的觀點來分析,我認為鼎泰豐的成功是因為以下三大關鍵因素。
密碼1 │以營運模式創造高週轉率
高翻桌率就是高週轉率。為了提高翻桌率,鼎泰豐讓等待的客人先點餐,一入座很快就上菜,在餐廳裡幾乎不用等待。也就是前一桌的客人剛走,新進來的客人不需等待太久就能享受到美食,再加上菜單都是小吃,沒有火鍋這種「吃很久」的食物,用餐時間短,因此週轉率高。
同時座位簡單、間隔不大,也不提供茶或咖啡等餐後飲料,讓客人吃完就會離開,不須店員催促也不會留下來聊天。這種「無痛」的點餐模式,創造自然的高週轉率。
據統計,每家鼎泰豐一天的翻桌次數約在15到18次,幾乎是一般餐廳的5 至10 倍之多。超高的翻桌率,令單店平均能創造高達3億的年營收。
密碼2 │良好客戶體驗創造高回流率
在客人最重視的餐飲上,鼎泰豐從炒菜的油溫、到雞湯加熱的溫度、再到氣溫低於20℃就要溫碗,每一個細節都極為重視、不馬虎。
在服務人員的態度方面,也必須讓客人感覺到舒服的溫度,鼎泰豐提供的服務是既優雅又熱情,不會過度打擾,卻又能及時送上所需,令顧客驚喜的互動體驗。鼎泰豐的用餐時間不限時,也不會趕人,讓人有被催促的不快,體貼的服務,提供客戶良好的用餐體驗,自然創造高回流率。
高回流率是營收成長的重要核心,也是增加週轉率的關鍵要素。舊客戶的高回流率可以降低推銷費用,畢竟推銷費用是餐飲業的重大支出,因此鼎泰豐用良好的客戶體驗創造高回流率,再加上客戶的體驗口碑行銷,成功創造一個新舊客戶通吃的做法。
不過,要讓客人有賓至如歸的感受,就必須聘僱足夠的員工,為了維持人事的穩定,「薪資」在鼎泰豐的成本結構中高達56%,比同業平均還要高出近1 倍之多。鼎泰豐以「高週轉率」與「高回流率」並進的方式創造年約百億元的高營收,足以支應高昂的人事成本。
密碼3 │設店地點與品牌優勢
很多餐廳設點在百貨公司,通常是要利用百貨公司的人潮,但是鼎泰豐本身就可以帶來人潮,反而是百貨公司盼著鼎泰豐去設店,為商場帶來人流。
鼎泰豐本身的品牌高知名度,提高了與百貨公司在租金談判上的優勢,跟其他餐飲業進駐動輒被抽成15、20%的營業額相比,鼎泰豐僅被抽成3%到5%之間,有助於控制租金的支出。
既然有租金優勢,為何鼎泰豐不租更大的店面,要讓客人在外等待?
事實上,等待有兩個意義。其一,讓客人等待,就不須承租太大的空間,鼎泰豐用高週轉率來取代更大的空間,有效節省租金費用。其二,客人在等待期間,通常會去周邊逛街,無形中增加餐廳附近店面的營收,連帶增加百貨公司的業績,鼎泰豐自帶光環形成的小市集,都是與百貨公司談判租金的籌碼。
儘管鼎泰豐每年有上百億元的營收,但事實上,鼎泰豐屬於低利潤率的公司,因為高昂的人事成本再加上食材等費用,其實鼎泰豐的利潤可能只有營收的一成,而支撐鼎泰豐的兩大支柱,就是超低房租與超高翻桌率,這兩個極為特殊的經營優勢,你看懂了嗎?
作者介紹|郭榮芳
逾30年會計師執業經驗,曾任眾智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資深會計師,並擔任多家知名企業財務顧問。現為嘉裕西服、裕隆日產汽車及台興電子企業獨立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