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警消組工會比共機繞台還可怕?國安危機的荒謬劇場

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日前因同仁殉職在凱道舉行夜宿活動。(資料照,蔡親傑攝)

在民主法治的台灣,當社會普遍朝向尊重基本人權、強化勞工權益的方向前進時,竟還有人高喊「警消可以組工會,台灣就會陷入動亂」,甚至將這與大陸的「反分裂法」牽強連結,聲稱會成為中共併吞台灣的藉口。此話出自立法院黨團總召,讓人不禁想問:捍衛民主多年、口口聲聲主張進步價值的台灣,何時開始將內部勞權改革視為「國安危機」?莫非連讓出生入死的基層警消有個開口說話、組織工會的權利,也會動搖國本、引來外敵?

若依照此邏輯,台灣最穩定的策略,或許是乾脆全面廢除工會制度,讓所有勞工閉嘴上工,萬事以「不給中共藉口」為念。畢竟罷工是社會動亂,那言論自由、集會遊行豈不更危險?或許下一步就該禁止新聞報導社會不滿,以免中共覺得台灣內部不穩?如此「先發制人」的邏輯,無異於自己掐住自己的喉嚨,只為了讓敵人閉嘴。如此荒謬之論,不僅低估人民的理性,更形同否定了台灣民主制度所賴以維繫的社會信任與制度設計。

更可笑的是,將「可以組工會」簡化為「一定會罷工」、再導引為「必將造成動亂」的三段跳式邏輯,根本就是刻意誤導。難道大學教授與中小學教師因可適用《工會法》,就天天準備罷課抗爭?若照此標準,警消的專業與良知竟不如老師,甚至不如其他任何一個合法組工會的行業?抑或,問題的核心其實在於某些人根本從未真心相信勞工值得擁有對等的協商地位,而一旦「高風險、高壓力」的行業開始組織力量,他們的既得權利便可能受到挑戰,才會急忙搬出「恐中」因素掩蓋真正的焦慮。

事實上,《工會法》全文49條,未見「罷工」二字,反倒強調協商與禁止歧視工會活動。《團體協約法》第6條亦明定協商之正當性,這些條文的精神在於防止權力失衡、建立溝通機制,讓勞方不再只能在體制外吶喊。警察與消防員每日面對火場與罪犯,卻無法在權益受損時發聲求援,這樣的制度設計,才是對國家安全真正的傷害。因為一個不能自救的公共安全系統,又如何能救人?

或許有些人早已習慣將「穩定」解釋為「服從」,將「改革」視為「風險」。他們不願承認的是,真正造成社會動盪的,從來不是勞工的訴求,而是對話機制的缺席。正因如此,我們看到基層警消的心聲總是被忽略,直到下一場殉職悲劇發生,社會才驚覺制度之不足。倘若連一個工會都要如履薄冰地懼怕北京臆測,那我們還有什麼資格說自己是一個民主社會?難道北京的意志已內建於台灣的立法程序之中?

試問:中共何時停止對台威脅過?是否因我們不修《工會法》,他們就停止軍演、取消飛彈?把內部改革妖魔化為「給中共藉口」,那我們的國安論述就不過是一場廉價的政治操作。如此荒謬的推論邏輯,不僅僅是踐踏了基層警消的尊嚴,更是愚弄人民的智慧! 

最後,我們要強調,警消組工會的訴求,不是要特權,也不是圖謀社會對抗,而是一群長年承受壓力、責任重大卻被體制遺忘的人,想要擁有與國家對話的資格。他們不想再只是被頒發一張「英雄」榮譽狀後,就默默承受過勞與風險。他們是這個社會的盾牌,理應被制度所守護,而不是被政治語言所消音。

在這個呼喊改革的時代,若我們仍以過時的威權邏輯拒絕勞權進步,那麼我們守護的,就不再是民主,而只是權力的懼怕。真正值得警惕的,不是工會的出現,而是那些將人民正當訴求視為「動亂前兆」的政客! (相關報導: 風評:學者們的真心話,賴清德的大冒險 更多文章

*作者為管理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