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NVIDIA)近年因AI熱潮爆紅,股價飆漲,讓許多員工成為千萬富翁。但令人意外的是,內部資深員工幾乎不談論自己的股票價值,這種低調文化與其他科技巨頭如Google、Meta大相徑庭。究竟輝達內部有什麼不同?公司文化又是如何影響員工心態?
輝達股價狂飆,為何內部員工不談股票價值?
據《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報導,輝達資深工程師Justin Fung透露,雖然輝達股價自2019年以來暴漲超過 3776%,但內部員工普遍不會熱衷於討論自己的股票資產。他強調:「我們不是為了這個(股票價值)來這裡的,而是因為我們喜歡這份工作。」
這與許多新創公司內部瀰漫的「股價至上」氛圍形成鮮明對比。
根據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輝達的平均薪資已突破22萬美元,約合新台幣710萬元。更誇張的是,高達78%的員工因持有公司股票,資產超過百萬美元(約新台幣3300萬元),幾乎達到財務自由。然而,輝達內部的氛圍卻與其他科技巨頭大不相同,並沒有「股價崇拜」的文化。
輝達為何沒有「年輕人愛玩樂」的新創文化?
在許多新創公司,像Airbnb、Snapchat等企業,內部常見年輕員工工作與娛樂並重的文化,但輝達卻與此完全不同。Justin Fung表示,輝達一直以來的願景極為穩定,從公司創立至今,黃仁勳的方向始終如一,沒有像部分矽谷公司那樣,在爆紅後迅速轉變文化氛圍。
輝達的員工流動率極低,許多人都是從1990年代或2000年初期就加入,當時公司仍以遊戲GPU為主業務。他們普遍專注於技術本身,而不是享受工作之外的生活方式,這也讓輝達即使在AI風潮席捲全球後,內部文化依然保持低調、專業、務實。
為何輝達不愛「通才」,只聘專才?
Justin Fung進一步指出,輝達與Google、Meta這類科技巨頭在招聘策略上也截然不同。Google、Meta等公司往往會先招募「通才」,再根據需求安排適合的崗位,但輝達更偏好尋找具備高度專業技能的人才,一開始就讓他們進入適合的職位,並不會花大量時間讓員工「試錯」。
這種做法也使輝達的技術團隊保持高度專業性,員工的技術能力與產出極為穩定,進而支撐公司長期的發展。
輝達員工真的財務自由了嗎?工作心態如何影響投資決策?
外界對輝達員工的財富自由感到羨慕,但Justin Fung表示,大多數輝達員工仍然保持低調、務實的態度,並未因股價飆升而改變工作習慣。這與其他「暴紅新創」的員工文化形成強烈對比,也讓輝達內部能夠維持穩定的技術發展步調。 (相關報導: 輝達GTC有哪些重磅發表?量子日、Blackwell Ultra等5大技術曝光!這些台廠準備接大單 | 更多文章 )
對於未來的股價趨勢,部分業界人士認為,輝達的企業文化正是其成功關鍵。員工不因短期市場波動而影響心態,讓公司能夠持續投入技術創新,而非專注於市場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