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2008年金融危機前瘋賣的這類產品又回來了,而且規模更大

這屆SFVegas大會——結構型金融產品行業的年度會議——有多達1萬人參加,是SFVegas舉辦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在剛剛過去的一周(編者注:本文英文版最初發表於2月28日),位於拉斯維加斯大道的博彩度假村Aria Resort & Casino的會議廳整整四天都擠滿銀行家及其客戶,大夥都是清一色的義大利品牌休閒西裝,腳蹬商務休閒鞋。他們碰拳打個招呼,然後大步走向下一個會場,這氣氛感覺就像是久別重逢後愉快的聚會。

酒店的豪華頂層套房被預訂一空。花旗集團(Citigroup)的銀行家們安排了900多場會議。有一場關於數據中心的專題討論會十分火爆,參加者只能席地而坐。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帶來了一群剛剛跟他們一起去猶他州帕克城滑雪的客戶。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這屆SFVegas大會——結構型金融產品行業的年度會議——有多達1萬人參加,是SFVegas舉辦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上一次出現如此盛況還是在2006年和2007年。當時抵押債券簡直賣瘋了,這幫人也是志得意滿。

之後,這些金融家搞垮了美國經濟,並將全球金融體系推向崩潰邊緣。

如今,結構型金融產品熱度重燃。

華爾街又開始設計和銷售各種各樣的資產擔保證券了,標的資產無所不包,創意十足,有公司貸款、消費者信用卡債務、汽車、飛機和高爾夫球車的租金,還有數據中心的租金。結構型金融產品過去以住房抵押貸款擔保債券為主,現在的交易則觸及經濟體系中幾乎每一個領域。

「我覺得挺驚訝的,」專注結構型信貸的精品投行GreensLedge的管理合夥人萊斯利・戈德瓦瑟(Lesley Goldwasser)說。「看到這些,我感到極其驚異。」

標普全球(S&P Global)的數據顯示,2024年,美國新發行的一些最熱門公開交易結構型信貸產品規模觸及記錄水準,預計今年將創出新高。去年,新發行資產擔保證券總額達到335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11兆元)。擔保貸款憑證(也就是一籃子公司債)規模升至201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6兆6187億元),也達到歷史最高水準。

本周的活動吸引了大批參加者,參會人數相當於今年早些時候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的三倍以上,相當於去年5月赴比佛利山莊參加梅肯研究院(Milken Institute)全球會議人數的近兩倍。該會議因2015年好萊塢電影《大賣空》(The Big Short)而廣為人知。

2015年好萊塢電影《大賣空》嘲諷了SFVegas大會。(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5年好萊塢電影《大賣空》嘲諷了SFVegas大會。(The Wall Street Journal)

本世紀初,美國掀起了購房熱潮,購房者能夠從銀行獲得零首付等條件寬鬆的抵押貸款,就連那些信用評分較低的人也不例外。銀行將這些貸款打包,賣給押注房主永不違約的投資者。然而,支撐市場繁榮發展的金融機器在房地產價格下跌和信貸市場凍結後崩潰,最終導致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等華爾街公司破產。其他銀行則只能仰賴政府救助。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馬斯克在川普圈子冉冉上升,特斯拉卻在走下坡路 更多文章

如今,大投資者想要購買這種證券,因為他們認為這些證券相對安全,而且收益高於政府債券。銀行主要充當中間商,因為2008年金融危機後實施的監管措施對銀行放貸施加了限制。這為KKR、Apollo Global Management和Ares Management等基金管理巨頭提供了機會,使它們能夠參與進來,利用自有資金提供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