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只靠勞保根本不夠!達人用1招「滾出千萬養老金」,60歲沒工作也衣食無缺

一名網友分享,這次勞退分紅拿到了近160萬元。(示意圖/取自photo-ac)

根據勞動部勞動基金運用局公布最新數據,截至去年底,勞動基金規模達7兆479億元,全年收益為1兆428億元,收益率為16.48%;新制勞退基金的運用規模為4兆6582億元,收益率為16.16%,根據目前可參與分配的有效帳戶數量1272萬,預計每位勞工可獲得約5萬4950元的分紅。

退休只靠勞保根本不夠!達人用1招「滾出千萬養老金」

一名50多歲的網友於Mobile01發文分享自己的勞工退休金帳戶明細,他表示,自己累積了11年的舊制勞退金,轉入新制帳戶後再自提 6%,一共30年5個月,這次分紅又拿到近160萬元,目前勞退金帳戶總額已達1167萬元。

一名網友分享,自己目前勞退金帳戶總額已達1167萬元。(圖/翻攝自mobile01)
一名網友分享,自己目前勞退金帳戶總額已達1167萬元。(圖/翻攝自mobile01)

截圖可見,這些年來雇主提繳金額603萬6370元,個人提繳部分則為179萬370元,合計782萬6740元;至於雇主提繳的收益為119萬1422元,個人提繳收益則有40萬5052元,合計分紅達159萬6474元,而累積收益總額385萬231元,使得勞退金帳戶總額高達1167萬6971元。

貼文曝光後,網友們紛紛留言表示,「這比我自己投資效益還好耶!」、「年輕人最好要自提,累積以後的退休金」、「目前看過最多的,我只有新制17年,自提一年」、「我比較早退休,轉眼間也快滿5年了,勞保年資就停留在15年1月,想不到也累積到461萬」。

勞退自提是什麼?

根據《勞基法》規定,雇主須每月提繳勞工工資的6%作為勞工退休金,這筆資金將存入勞工的個人退休金專戶,待勞工年滿 60 歲即可請領。除了雇主的提繳外,勞工還可選擇「自願提繳」,即每月額外提繳1%至6%的薪資存入個人退休金專戶,提繳比例可自行決定,而這筆額外提繳的金額由勞工自行負擔。

哪些人適合自提6%?

1.高收入族群

若薪資較高,自提6%可有效降低當年度納稅金額,因為自提金額不計入綜合所得稅課稅範圍,等於變相節稅。

2.長期理財規劃者

若有退休理財規劃,自提6%能夠累積更多退休金,確保未來退休生活更穩定。

3.收入穩定且有餘裕者

對於收入穩定且每月有剩餘資金的人,自提6%可在不影響日常開銷的情況下,增加退休儲蓄。

4.不擅長投資者

若對投資市場不熟悉,或不願意花時間研究理財,自提6%是一種相對穩健的退休儲蓄方式,且享有政府保證收益,避免投資虧損風險。

責任編輯/林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