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馬線上多3條白線是什麼?交通部解答真實用途,網一看驚呼「現在才知道」

有網友發現斑馬線上發現多了三條線,令他感到十分好奇作用為何。(圖/翻攝自臉書「爆廢公社」)

一般的斑馬線都是長方形白線條,不過日前有網友於臉書上分享,他在斑馬線上發現多了三條線,令他感到十分好奇作用為何,對此,許多內行網友紛紛解答是「導盲行穿線」。

斑馬線上多3條白線是什麼?交通部解答真實用途

一名網友於臉書社團「爆廢公社」發文表示,他在路上發現,斑馬線的中間多出了橫向的三條線,且筆直延伸至馬路的另一端,令他感到疑惑不解,好奇詢問「第一次注意到,好奇問斑馬線多這三條線是什麼?」

貼文曝光後,網友們紛紛解答,「導盲的喔!」、「正確名稱叫導盲行穿線」、「這是導盲行穿線,提升視障朋友過馬路的安全」、「正確劃線方式是要直接畫到人行道並接上人行道定位磚,這個是錯誤劃法」、「是導盲的喔,正確的話會連結到人行道也要有凸起線」、「長知識了」、「很貼心的設計!這是導盲行穿線,提升視障朋友過馬路的安全」、「是導盲的喔,正確的話會連結到人行道也要有凸起線」、「這是導盲專用的、可以上網查資料才知道」。

事實上,根據《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規定,導盲行穿線主要設置於視覺功能障礙者有通行需求且穿越距離較長或斜交之路口,於行人穿越道線上得劃設視覺功能障礙引導標線,導引視覺功能障礙者通過路口。

導盲行穿線由3條平行的白色實線組成,每條寬度5公分,間隔5公分,厚度介於0.4至0.6公分之間,並須銜接人行道,對準人行道上的定位磚(導盲磚)位置。這類標線不僅防滑係數較高,且因其厚度較一般標線更突出,能讓視障者透過手杖感知方向,提高行走安全性。

根據《自由時報》報導,針對導盲行穿線沒有畫對的部分,交通部路政及道安司表示,導盲行穿線在缺乏實體人行道的路口,設置難度較高,也是導致導盲行穿線難以普及的主因。為提升視障者通行便利性,將優先推動於公共運輸場站、醫院等重要場所設置,並持續輔導地方單位完善規劃。此外,針對導盲行穿線未對準定位磚等錯誤設置情況,將要求地方政府儘速調整,並加強教育宣導,確保標線發揮應有功能。

責任編輯/林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