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襲擊為何會發生?以色列國防軍承認輕敵,誤判哈瑪斯能力與企圖而忽視警告

哈瑪斯一共在去年10月襲擊,抓捕超過200名以色列人質。(美聯社)

以色列國防軍(IDF)日前公布一份調查報告,提到去年(2024)10月7日、之所以會讓哈瑪斯(Hamas)成功發動致命襲擊,主因在於以軍嚴重誤判哈瑪斯的戰略意圖與軍事能力,導致預設的防禦體系完全失效。外媒推測,這份報告很可能進一步加大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的壓力,畢竟許多以色列人認為,10月7日的錯誤不僅來自軍方誤判,更與納坦雅胡執政多年來,對待加薩(Gaza)政策有關,其中允許卡達(Qatar)大筆援助資金流入當地,以及刻意邊緣化巴勒斯坦自治政府(PA),導致更激進的哈瑪斯得以趁虛而入且坐大。  

美聯社》報導指出,以色列國防軍的報告提到,該國政府本以為哈瑪斯更關心如何治理加薩,並無心思籌劃武裝活動,因此忽視其軍事動態。隨著事後回溯追查發現,哈瑪斯早在2017年就開始策劃這次襲擊,且三度做好準備發動攻擊,但都莫名臨時推遲,直到去年10月才正式發動。而且更糟糕的一點是,以軍原先評估、哈瑪斯至多只能透過8個邊境突破點,偷偷發動地面入侵,然而從突襲後掌握的情資顯示,對方一共準備超過60條攻擊路線,不僅能讓以軍防線崩潰,也能讓他們無從防堵。

對此承認完全誤判的以色列國防軍,原總參謀長哈萊維(Herzi Halevi)選擇一肩扛起政治責任,並承認10月7日襲擊,就是一次完全的失敗局面。他早在今年1月宣布辭職,並將於下週正式卸下參謀長職位。

調查報告還提到,軍方其實在襲擊發生前數小時,就已經偵測到異常跡象,但卻沒有及時反應和行動。經過長時間籌劃的哈瑪斯,在去年10月7日清晨,先是發動大規模火箭攻擊,分散以軍和邊防部隊注意力,同時再利用滑翔翼、爆破安全圍欄、地面突襲等方式,迅速突破邊防關卡,並癱瘓監視攝影機與通訊系統,讓消息無法在第一時間傳遞出去。

因為停火協議被哈瑪斯釋放的以色列女性Arbel Yehoud。(美聯社)
因為停火協議被哈瑪斯釋放的以色列女性Arbel Yehoud。(美聯社)

 

哈瑪斯盛大舉辦高調的俘虜交還儀式。(美聯社)
哈瑪斯盛大舉辦高調的俘虜交還儀式。(美聯社)

緊接著哈瑪斯成員再前往佔領公路樞紐,並偷襲趕往前線的以軍部隊,造成自家指揮系統陷入混亂。當天有足足3小時時間,哈瑪斯在邊境有如入無人之地,進入音樂節大開殺戒,同時擄走諸多以色列人質。   (相關報導: 「她是誰?」哈瑪斯疑歸還非人質遺體,以色列不滿違反協議嗆聲將付代價 更多文章

面對內部存在系統問題,該報告中建議政府,應該設置專責部隊,因應邊境未來潛在的突襲事件,同時也要改革軍事情報機構,才能更明確地掌握有效情資。目前除了總參謀長哈萊維自請辭職,還有多名高階將領或部門長官也選擇辭職扛起責任。不過,相比軍方自行啟動的調查,總理納坦雅胡迄今仍拒絕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也讓許多遇害者或人質家屬不滿,不知道這份出自軍方的報告,是否能改變其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