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數字化浪潮的推動下,對岸的中國電商行業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與發展。作為全球最大的網絡零售商之一,中國電商憑借其龐大的市場規模、創新的商業模式、高效的物流網絡以及強大的技術支持,展現出強大的活力與競爭力。然而,隨著市場逐漸進入瓶頸期,消費需求的分層分類態勢愈發顯著,尤其是對生活品質提升的需求不斷增長,電商行業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
在此背景下,各大電商平台紛紛調整戰略,從單純的低價競爭轉向價值競爭,通過打造差異化的競爭優勢,探索新的增長路徑。例如,某知名電商平台以「多快好省」為核心價值主張,憑借強大的物流體系、品質與服務保障、供應鏈整合能力以及技術創新,持續為消費者提供高性價比的商品和優質的服務;另一平台則以品牌與品質優勢、豐富的商品種類、數據驅動的精准營銷以及高效的供應鏈整合,成為品牌商家與消費者的重要連接平台。這些平台各具特色,憑借自身的獨特優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為中國電商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更是可以成為台灣電商在相互競爭之中學習與借鑒之處。
再看台灣的電商市場,近年來快速成長,但也面臨同質化競爭和創新不足的挑戰。隨著全球付費會員制電商的興起,這種以會員經濟為核心的商業模式提供了新的發展思路。筆者結合本身的國際經驗和觀察台灣市場的獨特性質,加上個人在中國電商戰局中,參與實戰的經驗與創新模式,在面對超大電商集團時,如何用有限資源進行破局之戰,有過多年實踐並還能活的小而美。
其中,更將以在2016年開始於上海創建當時中國最大付費會員制電商實踐經驗,並深入探討台灣電商市場的發展現狀、會員經濟的內涵與價值,以及如何透過會員經濟推動價值戰,為台灣電商的未來發展提供新思維與實踐方向。因此提出一套針對台灣市場的破壞式創新策略方案,助力台灣本地電商市場轉型升級。
一、台灣電商市場發展現狀
台灣電商市場經過多年發展,如今正站在轉型的關鍵節點上。從早期的價格戰到如今的價值戰,市場競爭格局發生了顯著變化。在新的市場環境下,會員經濟作為一種創新模式,正逐漸成為台灣電商突破困境、實現永續發展的關鍵策略。
然而,台灣電商市場面臨多方面的挑戰與變革。首先,電商平台競爭日益激烈,蝦皮、momo、PChome 等主流平台在市場中各自占據不同定位,然而商品與服務的同質化問題依然存在。價格戰雖能帶來短期流量,但對於平台的長遠發展來說,壓縮利潤空間,影響品牌忠誠度與用戶留存率。
同時,物流與供應鏈的優化也是台灣電商轉型的重要一環。雖然台灣的物流體系已相對成熟,但在最後一哩配送、智慧倉儲、退貨管理等方面仍有進一步優化的空間。電商業者若能整合線上線下資源,提升物流效率與消費體驗,將能在競爭中取得更大優勢。
此外,數據驅動與人工智慧應用的興起,使得電商平台能夠更精準地分析消費行為、優化產品推薦,並提供個人化行銷策略。台灣電商若能有效運用 AI、大數據與自動化技術,將能強化會員經濟體系,提升用戶終身價值,創造更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台灣電商市場正處於轉型關鍵期,面臨來自競爭加劇、消費行為轉變、物流升級與數據應用等多重挑戰。若能善用會員經濟的價值,並結合精選 SKU、線上線下整合、智慧物流與數據驅動策略,將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建立獨特優勢,推動產業升級,實現長遠的永續發展。
台灣電商市場在發展初期,主要依靠價格優勢吸引消費者。然而,隨著市場逐漸飽和,單純的價格競爭已難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價格戰不僅壓縮了商家的利潤空間,還導致商品同質化嚴重,消費者忠誠度低,物流與售後服務問題也日益凸顯。例如,蝦皮、momo、PChome等主流平台雖然透過價格戰吸引了大量用戶,但用戶黏著度不足,一旦出現更低價的競爭者,消費者便容易流失。
根據市場研究,2022年台灣電商交易占零售市場比重約為9.5%,預計到2026年將增長至11.7%,市場規模達6524億新台幣。儘管市場仍在成長,但成長速度逐漸放緩,市場競爭也日趨激烈。在此情況下,台灣電商業者必須尋找新的成長動能,從價格戰轉向價值戰已成為必然趨勢。
二、會員經濟的內涵與價值
會員經濟是一種以會員為中心的商業模式,透過提供獨特價值與服務,提升會員忠誠度與黏著度,進而實現長期商業價值。在電商領域,會員經濟不僅關注商品銷售,更強調個性化購物體驗、專屬優惠與服務,以及會員間的互動機會。除了筆者過去創建經營的甄會選電商之外,連阿里的天貓與京東都分別推出付費會員專享服務的商業模式。
提升消費者忠誠度:透過會員制度,企業可深入了解消費者需求,提供個性化服務與推薦,增強消費者黏著度。增加消費頻次與金額:會員專屬優惠與服務可刺激消費,促使會員更頻繁購物並提高客單價。數據驅動的精準行銷:透過大數據分析,企業可根據會員行為與偏好,進行精準行銷,提高轉化率。拓展收入來源:除了商品銷售,會員費本身亦可成為企業穩定收入來源,帶來長期穩健的現金流。實際案例,如作者本人當時在2016年開始於上海帶領團隊創建成為中國最大的付費電商,最多付費會員人數高達750萬人,年費為199元人民幣,即在會員費的收入,就有高達十來億人民幣之多,而多出現金流,不僅反饋協助的商家,更讓付費電商可以活的小巧又美麗,即使賣商品不賺錢,但靠著會員費就可以支撐公司盈利。也因為有會員費的支撐,所以商品可以低於成本銷售,更能讓消費者更加的忠誠的購買和消費頻次,大大提昇複購率與消費客單,是非常具有價值的經濟模式。
三、全球成功案例分析
Costco透過會員年費建立穩定收入,搭配嚴選商品與低毛利策略,為會員提供高性價比商品。Costco的商品種類相對精簡,但皆為精選優質商品,確保會員能購買到最具競爭力的產品。此外,Costco提供免費試吃、無條件退貨等增值服務,進一步強化會員的購物體驗與忠誠度。
Amazon Prime不僅提供快速配送,還整合影音、電子書等多元服務,為會員打造全方位娛樂與購物體驗。透過Prime會員制度,亞馬遜成功將電商、影音、數位內容等領域融合,提供獨特價值。Prime會員的高忠誠度與高消費頻次,為亞馬遜帶來穩定收入與持續增長動能。
Sam’s Club(山姆會員店)主要針對中產市場,強調高品質商品與會員專屬增值服務。其產品涵蓋食品、日用品與高端電子產品,並特別注重品質與安全。此外,山姆會員店提供免費會員活動、專屬購物顧問等,進一步強化會員歸屬感與忠誠度。
四、台灣電商的會員經濟策略實踐
台灣電商企業應從「商品導向」轉向「會員價值導向」,設計有吸引力的付費會員方案。給予獨家商品與優惠,提供會員限定商品,或針對特定會員群體提供大幅折扣優惠。物流與售後升級:提供當日達、半日送、極速達等快速配送模式、免運費、無條件退貨等高級服務,強化購物體驗。加強多元增值服務,包括會員專屬課程、專人購物建議、生活風格內容等,提升會員互動與黏著度。
傳統電商追求SKU最大化,但此模式導致商品品質參差不齊,消費者決策困難。台灣電商業者可採取「去雜存精」策略,筆者過去曾經「精、奇、省」的核心準則,做為商品採購的依據,僅販售高品質、高性價比商品。嚴選商品,與品牌或工廠直營合作,確保貨源穩定與品質可靠。加強聚焦消費需求,優先提供日常必需品、高端進口商品,提高購物效率。
透過線下實體體驗店與會員專屬活動,深化與消費者的互動。並可實現線上訂線下取的online to offline(O2O)模式。建立示範的會員體驗店,設立實體店提供試用、即時取貨等服務,增強購物體驗。提供會員專屬獨特的活動:舉辦線下講座、烹飪課、會員聚會等,提升會員歸屬感等。
透過智能推薦與精準行銷,提升會員價值。並加強智能推薦,分析會員購買歷史與瀏覽行為,提供個性化產品推薦。同時強化精準行銷,根據消費者行為推送個性化優惠與折扣,提高轉化率和複購率。
台灣消費者越來越重視企業的社會責任,電商平台可透過環保包裝、減少碳足跡等方式,塑造負責任的品牌形象。例如,使用可回收材料製作包裝、推廣電子發票與電子簽名,減少紙張浪費;同時,鼓勵消費者參與環保活動,如包裝回收換取積分或折扣,增強消費者對品牌的認同感與忠誠度。透過這些措施,電商平台不僅能提升品牌形象,還能為環境保護做出貢獻,建立在消費者心中的環境友善企業,增加消費者吸引力。
(相關報導:
跨境電商Shein求生放大絕!要求中國供應商赴越南建廠,反制川普關稅大棒出「這1招」
|
更多文章
)
五、新發展新方向
台灣電商市場正處於轉型關鍵期,從價格戰向價值戰的轉變已是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透過高價值會員制、精選SKU模式、線上線下整合、AI與數據驅動,以及環保與永續發展等策略,台灣電商業者可提升消費者忠誠度與購物體驗,實現永續發展。台灣電商將能進一步提升競爭力,為消費者創造更大價值,並開啟電商行業的新篇章。唯有持續創新與優化,才能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開創新市場格局。
在這個過程中,台灣電商企業需要不斷學習國際先進經驗,並結合本地市場的獨特需求,探索出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會員經濟作為一種創新模式,已經在國際上取得了成功的經驗,台灣電商企業可以以此為借鑒,打造具有競爭力的付費會員制電商平台,為台灣電商的未來發展提供新的思路與方向。目前在台灣電商市場上,酷澎也正在推行付費會員模式,但仍是起步階段,需有段時間的歷程培養,也才能看出其成熟性。
六、台灣電商破局的終戰新路
會員電商不僅是一種趨勢,更是台灣電商市場破局的關鍵策略。面對傳統電商紅利消退、流量成本高,以及競爭日趨白熱化的局勢,會員制能夠有效解決這些挑戰,為企業建立穩固的客群基礎,提高品牌忠誠度,並創造更穩定的營收模式。
透過會員電商,企業不再只是單純的商品販售者,而是價值提供者,能夠透過個性化服務、專屬權益以及數據驅動的精準行銷,打造長期且高黏著度的消費關係。隨著市場需求變化與技術發展,企業應該積極擁抱這一模式,並在供應鏈整合、數據應用及社群經營等方面深入佈局,以確保持續增長與競爭優勢。未來的台灣電商,不再是單純的買賣關係,而是建立在會員經濟之上的長期互動與價值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