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提名的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候選人史蒂芬・范伯格(Stephen Feinberg),日前在國會聽證會上向議員們表示,美國需要擴大國防工業基礎與產能,除了依賴現有「五大巨頭」供應,應該邀請本土兩大車廠通用汽車(GM)和福特(Ford)加入,藉此將軍工產業這塊餅做大,因應來自中國的挑戰和威脅。
《日經亞洲》報導提到,一旦獲得參院同意、將接掌美軍相關業務的新副部長人選,范伯格過去是私募基金「Cerberus Capital Management」的聯合創辦人,在他看來,如今的美國擁有強大的製造能力,應該要妥善利用和發揮,「如果我們能邀請像是通用汽車或福特,告訴他們、『政府需要你們,一起加入國防工業行列』,這勢必將帶來更具競爭力的未來。」
Pentagon needs GM, Ford to make weapons, deputy nominee says https://t.co/AXYJ8mfx0m
— Nikkei Asia (@NikkeiAsia) February 25, 2025
目前美國本土的國防產業,基本由「五大巨頭」所壟斷,他們分別是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波音(Boeing)、雷神(Raytheon)、諾普(Northrop Grumman)與通用動力(General Dynamics)。幾乎包辦所有美軍陸海空三軍所需的軍備、飛彈或各式武器裝置。
事實上,范伯格的想法,就是川普2.0內閣方針延伸,在新政府的國防採購清單上,能看見像是帕蘭泰爾技術(Palantir Technologies)、SpaceX等非典型國防工業廠商,在這位副部長候選人看來,可以透過「其他交易授權」(OTA)等方式簡化程序,讓非傳統承包商,更容易進入國防工業領域,增加整個產業的生產或研發能力。

在擁有龐大價值的軍武市場上,卻讓5家主要企業壟斷,這一點就讓投資市場出身的范伯格很感冒,他認為這種過度集中的現象應該被打破,范伯格也提到,一旦自己獲准上任,將帶進一票具有科技業背景的幕僚,進入並改變五角大廈的現況。
面對準副部長的提議,帕蘭泰爾技術現任技術長尚克(Shyam Sankar),曾在保守派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研討會上指出,從過去至今,美國一直擁有強大的國防工業基礎,許多企業都具備跨界能力,參與軍事武器生產和研發,尚克舉例表示,克萊斯勒(Chrysler)曾經製造汽車與飛彈、福特也曾製造衛星,甚至就連食品業「通用磨坊」(General Mills),都曾幫忙生產過魚雷。 (相關報導: 嫌敵人不夠多?川普對歐盟高舉25%關稅大刀,雙邊汽車供應鏈「皮皮挫」 | 更多文章 )

這位國防部副部長候選人,在聽證會上也被議員提問,美軍未來究竟需要哪些武器。范伯格表示,「我們必須發展大量自主系統,並配備中央指揮系統,擁有一個專屬『大腦』來協調作戰。」在他看來,無人載具的快速發展,將決定五角大廈未來幾年,是否還需要投入巨資、建造下一代載人戰機。相比新戰機的不確定性,范伯格堅定地強調,美軍必須優先研發高超音速(hypersonic weapon)武器,「無論在飛彈、飛機或相關各種領域,絕對不能讓中國達到比我們更快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