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求職過程中,空窗期往往讓人感到焦慮,尤其當準備不完全時,更擔心這段期間過長會對職涯產生影響。最近有一位網友分享了自己的狀況,他裸辭後待業將近三個月,並專心準備程式題,但仍在猶豫是否應該等準備充分再投履歷,還是儘早面試避免空窗期過長。因此,他發文詢問大家,覺得空窗期最好不要超過多久?是否應該等準備好再開始投履歷呢?
面試被問「空窗期原因」該如何解釋?
一名網友在Dcard上發文,以「找工作空窗期多久算合理」為題,原PO表示自己今年八月初裸辭後,至今待業已接近三個月。在這段期間,他曾出國約一個月,回來後則開始專心準備面試。儘管如此,他至今尚未投遞履歷,因為想應徵的工作都需要考程式題,而他已經很久沒接觸過資料結構和演算法等相關知識。因此,最近他正積極複習並刷題,感覺自己還沒準備好,且目前的狀態讓他難以進入條件較好的公司,特別是在當前經濟狀況較為低迷的情況下。他擔心即使現在開始面試,結果可能會不理想,但若再多準備幾個月,又會使空窗期延長,並可能造成公司對自己的不良印象。
根據《1111人力銀行》在臉書粉專上的發文,空窗期的長短與原因有其不同的解釋。短期空窗期(不滿3個月)通常屬於合理間隔,面試官一般不會過度關注。但長期空窗期(超過2年)則可能讓面試官擔心求職者是否能適應職場。而空窗期可分為兩種情況:被動空窗期,通常是由於個人或家庭原因不得不離開職場。主動空窗期,則是為了尋找人生意義或追尋夢想而選擇休息。
人力銀行教正確回法
如果履歷中有空窗期,可以採取以下策略來解釋。《1111人力銀行》說到,首先要強調「專業」而非「時間」,在履歷中著重描述自己的技能和工作執掌事項,這樣可以讓人資的目光集中在你的專業能力,而不是空窗期的長短。其次,可以加入自傳、作品集或證照等來補充履歷中無法詳細描述的部分,讓人資提前了解空窗期的原因,以及這段時間你所做的事,從而減少他們的顧慮。
《1111人力銀行》也提醒大家,面試時誠實回答問題是最重要的原則,不要說謊。同時,可以減少對空窗期過程的描述,轉而強調當前的準備與未來的規劃,讓面試官感受到你對未來的清晰規劃和積極態度。最後,觀察面試官對空窗期的態度,也能幫助你推測該公司的氛圍,進一步決定是否適合加入該公司。
資料來源:《1111人力銀行》、《1111人力銀行履歷有「空窗期」怎麼辦》 (相關報導: 面試時被問「能接受加班嗎」該怎麼回?人力銀行曝正解!不失禮又留下好印象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梁溶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