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議員帶頭凍漲薪水:年度財政赤字比預期多一倍,香港將裁撤1萬名公務員省錢

香港首次公開募股市場的急劇放緩損害了華爾街銀行幫助其高淨值客戶的一種方式。(AP)

香港特區政府年度財政赤字愈來愈嚴重,迫使官方做出應對政策,最新宣告指出,港府將裁減1萬個公務員職位,同時大力推動人工智慧(AI)產業,一方面替政府節省開支,另一方面也要提早因應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地緣政治緊張,以及疲弱的當地房地產市場。

路透》報導提到,現任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Paul Chan),在年度財政預算案記者會上表示,「我們有了一條清晰的路徑,將以有計劃和循序漸進的方式,實現財政平衡的目標。」據了解,港府將在2027年4月前,裁減1萬名公務員職位,這相當於在未來2年內,每年減少2%的公務員人數;除了要從人數上縮編,公務部門今年也將凍結薪資,不會有調薪發生。

擁有17萬名公務員編制的香港,2024財政年度光是薪酬支出就高達1562億港幣(約新台幣6593億元),佔政府總支出約1/4強。此次凍漲薪資的影響範圍,不只有基層公務人員,包含行政長官及政治委任官員、立法會與區議會議員,所有行政、立法、司法機關都將以身作則。這也是自97回歸後,特區第五次宣告公務員凍漲薪資,前面幾次分別是受到SARS、金融海嘯與新冠肺炎疫情衝擊。

根據政府數據顯示,香港特區政府財政收入大幅縮減,特別是當地土地銷售收入驟減,導致這個財政年度的赤字,高達872億港幣(約新台幣3680億元),幾乎是先前預測的481億港幣(約新台幣2030億元)兩倍。陳茂波強調,這個整頓計劃實施後,將使港府的公共支出,在2028年財政年度前減少7個百分點,讓香港維持穩定的財政基礎,支持未來長遠發展和建設。

香港現任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美聯社)
香港現任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美聯社)

背靠中國的香港,財政狀況在過去三年來,明顯受到土地收入大幅下降衝擊,隨著房價暴跌近30%,地產開發商支付的土地稅金規費收入大減,進一步削弱政府主要的收入來源。此外,香港本地的大型企業,也不斷面臨外部壓力,就以富豪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和記實業(CK Hutchison)為例,因其擁有巴拿馬運河(Panama Canal)兩端港口營運權,成為美國新政府關注焦點,甚至因此被華府盯上展開額外審查。 (相關報導: 時薪漲幅追不上物價:日本餐飲員工「大麥克購買力」開倒車,薪水甚至比南韓、香港還低 更多文章

除了勒緊腰帶裁員,港府也計劃擴大投資人工智慧等高科技產業,藉此與北京當局的「科技自立」戰略接軌。陳茂波指出,香港將利用國際平台的優勢,加強AI產業發展,並預留至少10億港幣(約新台幣42.2億元)預算,設立AI專門研發機構,促進該領域的技術創新與應用,同時吸引更多優秀人才進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