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教育部長禁止大專校院與大陸三校學術交流,且將不採認其學歷。原來是賴總統背後指導,更在大學校長會議公開「提醒」校長交流風險。不知洞悉政治的飽學校長是否五味雜陳?因他們需要國家補助,也要遵守當局規定,但學術自由呢?尤其多元思維呢?
依照賴總統的邏輯,大陸學生來台也被我們統戰?尤其在國立大學更是?則大陸為何沒禁止其生來台遭洗腦?難道大陸年輕學子更聰明與具備免疫力?
似乎,賴總統一心只擔心統戰,但自己也實踐統戰。例如,上月底到台中豐原拜廟,向大家拜年發福袋。依其邏輯他就是統戰,包括爭取選票。賴總統又提醒廟友不要被中國利用宗教交流名義所統戰,但諸如台中大甲鎮瀾宮等反駁:「媽祖廟不是幫大陸統一,是溝通…… 我們的角色是兩岸文化的交流、兩岸互相了解。媽祖就好像兩岸的和平女神⋯⋯大家就好像兄弟,有走就有親,你多來往就不會有兩岸的這種緊張。」高下立見。
全球實施民主與共產已甚多年,其利弊得失昭然若揭,加上國人旅外或通婚,更具分辨能力。但民進黨官員卻只會擔心對岸統戰,動輒禁止交流或禁用產品,將人民當無知的三歲幼兒看待,隔離於溫室中呵護。宣稱對岸統戰,一頂大帽子壓死異議者,實在偷懶與弱智。外人看台灣如永久反統戰之國,既不長進也缺自信心,更不知自己的宣稱就是統戰,就如賴總統去年就職前要洗滌人心,其實也是統戰民心。
世人成常態分佈,喜歡民主與共產均有,若因有國人喜歡共產就抓狂或禁止交流,徒顯其顢頇無知。難道猜忌與貼標籤更有助於和平或國安嗎?三百年前,英國牛頓說:「我們建了太多牆與太少橋。」此言歷久彌新。
無巧不成書地,國科會主委在上述會議中嫌校長績效差,努力了幾十年仍沒培育出諾貝爾獎得主,「真是丟臉」。貴報旋即回應:「民進黨政府干涉大學自主、學術自由,把大學當中小學在管,總統還要來下政治指導棋,這樣的學術環境能培養出諾貝爾獎得主?」妙哉!
唐太宗稱其諫官魏徵:「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俎逝,遂亡一鏡矣!」諸如教育部長與國科會主委,均為見過世面的智者,怎不知進諫總統?例如,與大國和平相處之道是溝通與互惠;面對不同意識形態的對策是培育明辨思考能力與增強自信心,不要擔心統戰,就如免疫學的注射病原疫苗而增強抵抗力。 (相關報導: 戴世瑛觀點:「國安三箭」迎川普,立院應把關 | 更多文章 )
*作者為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