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世瑛觀點:「國安三箭」迎川普,立院應把關

賴清德總統舉行國安高層會議後發表談會,宣布將以特別預算增列國防支出。(總統府官網)

針對川普政府「對等關稅」政策壓力及點名台灣搶走美國晶片生意,日前賴清德總統特召開國安會議,祭出了包括擴大對美投資採購、編列特別預算讓國防支出達GDP3%以上目標、提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等「三箭」,作為我方回應。

或唯恐台灣淪為「烏克蘭第二」,賴總統會後雖宣稱「我們是棋手、不是棋子」,然多數評論仍認為,首揭舉措缺乏有力反制、一昧討好美國。開增軍費也會造成國力加重負擔、資源錯置浪費、排擠其他建設投資。況依川普選前說法,台灣防務預算應佔GDP10%。此際未經審慎評估,且僅拉高至GDP 3%,真能滿足美方善變、不可測又需索無度的「保護費」?

尤其賴總統所謂「和友盟國家合力打造全球民主供應鏈」,固然未明言贊同,但普遍擔憂,若政府持續放任半導體供應鏈大舉遷美,或迎合美方要求台積電接手英特爾,將導致產業外移、先進技術與商業機密外流,甚至「美積電」利空傳聞成真。如此無異「搶劫台積」、「掏空台灣」、「拆掉矽盾」。後續影響深劇,全民豈能坐視?

有鑑於過去我執政當局對美向來立場軟弱、配合度高。外媒亦曾報導先前我政府數度與美方溝通無力、收效甚微,又似乎「壓錯寶」。外交行政層面既難堅守,加上落實前述「國安三箭」需經擴大或追加政府支出、照慣例編特別預算更應有特別條例作為法源。復按國際外交「雙層賽局」(Two-Level Games)理論,當面臨談判對手國施壓,策略上可善用國內其他政黨、媒體、選民等的反對抗拒,要求讓步妥協達成協議,以爭取本國最大利益(參見2024年11月15日聯合報A14版拙作「朝野需合作應對川普衝擊」)。從而現階段抗衡「川普2.0」威脅,我認為最強的外交後盾與最後防線,應放在職掌立法與預算審核的國會這關。

爰上建議:值此非常時期,立院各黨委員宜捐棄前嫌,合作致力於:一、啟動國會外交,遊說美方內部友我人士尋求豁免,降低貿易衝擊;二、嚴審採購預算與相關條例立法,看緊國庫荷包,慎防無節制支出與藉機貪污;三、積極行使質詢與調查權,強化民意監督,避免外交或經濟審議海外投資時「黑箱作業」與任意放行;四、必要時師法對岸,修正或立法實施高科技人才與產品設備出口管制,確保研發能量與關鍵技術留台,以公權力捍衛我「護國神山」。

最後不得不提醒,國內進行中的「大罷免」既縱任上述議題失焦,又煽動藍綠對立、不利朝野團結對外。為大局計,該儘快中止收場了。 (相關報導: 王義雄觀點:賴清德真愛中華民國,該放棄台獨避免兩岸戰爭 更多文章

*作者為律師